最后葉遠把王學(xué)宏還有李張兩位老板都請到自家的門市,商量一下掌眼的問題。
古董行里的掌眼,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鑒寶師。
在以前的古董行,只要是想開一間這樣的店,都要請一位掌眼師傅坐鎮(zhèn),掌眼師傅的薪水也是店里除了掌柜的意外最高的一人。
隨著時代的變化,現(xiàn)在的人們越來越經(jīng)濟化,實用化。
所以對于高價聘請一位掌眼,很多店家都覺得不劃算。
但開古玩店,里面還不能沒有這樣的人,所以就滋生出幾家同行,合伙雇一個掌眼的事情出現(xiàn)。
每家只要出極少的錢,就可以擁有一個專屬的掌眼。
這樣做,不僅解決了沒有掌眼的問題,還大大減少了每家店的成本問題。
這事對掌眼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別看每家給的不多,但嗆不住家數(shù)多呀。
幾家相鄰的店,每家一部分,到了掌眼手里,反倒比之前專為一家服務(wù)來的更劃算。
葉遠叫來這些人,就是為老爸店里掌眼的事情,畢竟自己不算是行內(nèi)人,根本就沒有認識的掌眼。
“不用那么麻煩,我跟我們家的掌眼說一聲,只要你銷售的不是太冷門的東西,我想他應(yīng)該沒問題?!?
當李老板知道,葉遠找它們是這種根本算不上事情的事情后,滿口答應(yīng)下來。
幾個人又說了幾句,李張兩位老板告辭離開。
王學(xué)宏在店里有坐了一會兒也離去了,不是因為葉遠這邊,他早上就要做飛機飛倭國了。
聽說那邊又有一場拍賣會要開始了,離開前還想拉著葉遠一起過去,葉遠現(xiàn)在可沒那心情,就婉謝絕了王學(xué)宏的邀請,全新投入到這家古玩店的建設(shè)當中。
平時丁二在空間中,一有時間,就會按照葉遠的命令,用葉遠打家具剩余的那些邊角料,雕刻一些小擺件。
原本葉遠是打算拿這些東西送人的,畢竟雕刻這些的材料,別看是邊角料,但的確是實實在在的紫檀和紅木。
拿這些送人,也是很有面子的。
現(xiàn)在既然老爸開了這家古玩店,這些早就雕刻好的小擺件,就只能先供應(yīng)給自己老爸了,就是不知道這些東西,會不會受顧客歡迎。
其次就是葉遠之前在海里得到的一些寶貝。
像那些有著歷史意義的銀元寶,袁大頭,還有那些已經(jīng)在葉遠眼里,“一文不值”的那些海撈瓷的碎片。
都被葉遠以各種借口,用了兩天時間搬到這家名叫“桂英古玩齋”的店里。
對于這個名字葉遠也是吐槽了好久。
都說自己是個起名廢,根兒終于找到了。
原來是隨自己老爸,這名字是取了父母名字里的一個字,但葉遠聽起來就是那么別扭。
可嗆不住老爸高興,所以名字就這么定了。
到是老媽,聽說是這個名字后,還特意過來看看。
看到那由當代書法家協(xié)會副會長柳彩鳳女士親筆提的字后,很是滿意。
柳彩鳳就是王學(xué)宏的愛人,當知道葉遠家開了一個這樣的古玩店后,主動打來電話詢問了店名。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