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出生在南部一個靠海的小城。
家里世世代代都是漁民。
父親希望他繼承自己的小漁船,所以給他取名“文小魚”。
十四歲那年,文小魚跟著父親出海,不小心掉進(jìn)海里,被海藻纏繞,差點淹死。
回來之后村里孩子都笑他,漁民孩子哪有被落水淹死的?
文小魚從此不敢再出海。
十六歲那年他跟家里說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父親打了他一頓,母親給了他一萬塊錢和一張去江城的火車票,晚上把他送到了車站。
火車開動時,文小魚探出腦袋,在漆黑的夜里看到了父親躲在一旁邊的身影。
到了江城,文小魚差點餓死,好不容易在酒吧找了個服務(wù)生的工作。
看到那些駐唱歌手,他很羨慕。
他開始喜歡上了唱歌。
于是他跟著一個駐唱歌手學(xué)唱歌。
之后終于有了個機(jī)會,他也在酒吧里上臺演唱。
結(jié)果卻被轟下了臺。
不是他唱的不好,而是他的嗓子太像女人了。
沒人喜歡聽娘娘腔。
老板把他趕出了酒吧,文小魚灰心了,正打算回老家,卻看到了《華夏歌聲》的報名海報。
他想最后試一次,于是報名參加。
這次他的運氣很好,居然因為這特殊的娘娘腔嗓音被節(jié)目組看中,進(jìn)入了正賽的三十二人大名單。
甚至進(jìn)入了最后的總決賽。
但他知道,網(wǎng)上的人都罵他是娘娘腔,給節(jié)目帶來了流量,這就是自己存在的唯一原因。
方哥說他能進(jìn)前三,文小魚是不敢信的。
現(xiàn)在,他只想好好唱完自己的最后一首歌。
此刻,悲傷的竹笛聲響起,讓旋律更加愴然哀慟,和文小魚的心情完全契合。
節(jié)奏正好。
文小魚忘記了惶恐和怯弱,目光澄靜,緩緩開口:
海浪無聲將夜幕深深淹沒~
漫過天空盡頭的角落~
大魚在夢境的縫隙里游過~
凝望你沉睡的輪廓~
以往被嘲笑的“娘娘腔嗓音”伴隨著旋律傳出,此刻卻沒有絲毫的尖銳,反而有種極致的空靈。
將歌曲中那哀婉的意境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這一刻,所有人都被文小魚的歌聲震住了。
剛才還在嘲笑文小魚的觀眾們都鴉雀無聲。
文小魚什么時候唱歌這么好聽了?
看海天一色聽風(fēng)起雨落~
執(zhí)子手吹散蒼茫茫煙波~
大魚的翅膀已經(jīng)太遼闊~
文小魚越唱越投入,這首歌甚至沒有任何mv或背景插畫。
就這么硬生生地憑著文小魚的歌聲,將觀眾們帶入了一個凄美的故事之中。
趙梓旭呆住。
他不是第一次聽文小魚唱歌了,但以前從未在意過這個人。
一個娘娘腔而已,能對他有什么威脅?
可現(xiàn)在,文小魚的歌聲卻已經(jīng)鉆進(jìn)了他的耳朵,那空靈柔軟的嗓音仿佛魔音一般,讓他不由自主地跟隨、感動。
不對!
文小魚有什么資格讓我為他的歌感動?!
趙梓旭很憤怒。
然后是恐懼。
因為文小魚唱的越來越好,那歌聲仿佛有穿透人心的魔力一般。
趙梓旭看到對面的一個女選手不知不覺地掉下了眼淚。
觀眾席上,也有不少觀眾聽的淚流滿面。
節(jié)目都會請專門負(fù)責(zé)煽情流淚的托兒。
但此刻,不管是托兒還是真的觀眾,全都情不自禁。
如果說《青花瓷》是極致的優(yōu)美,極致的藝術(shù)力震撼。
那這首《大魚》則是極致的悲傷,極致的空靈哀婉。
意境不同,卻同樣感動人心。
這就是好歌的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