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時五刻。
大魏京都。
天還未亮起來。
許多百姓便早早地起床了。
睜開眸子,對于住在京都的百姓來說,大部分時間都是很閑散的。
大魏京都不僅僅是大魏政治中心,更主要的還是旅游地區(qū),家家戶戶都會做點小生意,或者是說去茶樓酒館做事。
畢竟光是京都的茶樓酒館,就有幾萬家,旺季的時候,人滿為患,淡季的時候,也沒多少。
換句話來說的意思,大魏京都的百姓,還算是脫貧了,至少九成百姓脫貧,最起碼不用為每日的生計而憂愁。
這就是大魏京都,這點牌面還是有的。
人一旦吃飽沒事干,就會做什么?
無疑就是勾欄聽曲。
勾欄聽曲最多也就是三分鐘,三分鐘結束后呢?
結束后就只能湊在一起大家沒事扯淡啊,你說說誰家的事情,我說說誰家的事,再討論一下天文地理,回過頭再說一下大魏政治。
什么,突邪王朝這次改革會對大魏造成怎樣的影響。
什么,大魏八商下一步將會如何自救。
什么,許清宵成圣會依靠什么。
基本上就是聊這種天,而且一個說的比一個夸張,一個又比一個說的合理,大家你來我往,可謂是不亦樂乎。
而就在此時。
二道街的孫南睜開了眼睛,迷迷糊糊起床,伸了個懶腰,簡單的洗漱一番后。
孫南朝著外面走去了。
他是個典型的京都人,每天早上起來,一碗豆汁配上幾個糖果子,然后就竄著胡同,或者是去酒樓聽點故事。
一般來說如果有自己知道的事情,就說上幾句,要是不知道,那就臨時瞎編啊,反正又沒人在乎是真是假,大家都是扯淡侃大山。
半真半假半理論,這樣效果最好。
來到街上,天才剛剛亮,孫南隨便找了個鋪子,叫了一碗豆汁,同時也在思索,今天該吹什么牛皮。
然而,還不等孫南一屁股坐熱,突兀之間,一道道人影從掠過自己面前,朝著北街沖了過去。
“老張!”
“老李!”
“你們干什么啊?”
孫南有些好奇,不僅僅是他有些好奇,甚至周圍一些百姓也有些好奇了。
然而老張和老李根本就沒有理會孫南,反而跑的更快。
“大清早的,這不是吃飽沒事干嗎?”
孫南沒有理會,等待著豆汁出現(xiàn)。
只是過了一會,一道身影氣喘吁吁出現(xiàn)在他面前道。
“孫南,你怎么還坐在這里???趕緊去看熱鬧啊?!?
對方出現(xiàn),是孫南的朋友,說話上氣不接下氣。
可這話一說,鋪子當中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紛紛豎起耳朵。
熱鬧?哪里有熱鬧?
孫南也不由激動起來了。
“怎么回事啊?”
孫南拉著對方坐下來慢慢說。
“不坐,不坐,不坐?!?
“我怕還要趕緊過去買一份什么什么報什么的,前兩天六部尚書不是打起來了嗎?”
“咱們都不是在猜東猜西嗎?有人把詳細內(nèi)容給寫出來了,寫成了一份什么文報。”
“現(xiàn)在各大書店都買空了,我從一道街特意跑來二道街,就是為了買份看看,我還以為你已經(jīng)買了,沒想到你還在這里吃早飯?!?
后者三兩語把事情說個大概,隨后起身就要離開。
但此話一說,孫南懵了啊。
“六部尚書大打出手的事,有人敢寫上去?”
孫南真懵了。
要知道平日里百姓們吹吹牛皮,都不敢亂吹,畢竟涉及到的都是朝中大臣,你說兩句可以,但不能擺明面上來說,萬一被人知道了。
人家六部尚書找你麻煩,你豈不是倒霉了?
畢竟這里是京城,有時候還真能看到六部尚書。
可沒想到,有人竟然把這事寫上去了?還兜售販賣?
這不是找死嗎?
“鬼知道,先買一份再說,也不貴就二十文錢,我先過去了,你繼續(xù)吃?!?
后者也不知道什么情況啊,反正他早起了半個時辰,就聽人家這樣說,想要去買一份大魏文報,結果發(fā)現(xiàn)早就被預定完了。
所以才會從一道街跑來二道街,買一份看看。
雖然完全可以等別人買完自己看一看。
可問題是,誰不想成為酒樓的風云人物?一個人坐在哪里,指點江山?談古論今?
誰想坐在哪里聽別人指點江山?
二十文錢,連一件好一點的衣服都買不起,但卻可以給自己買來面子,買來自己夢寐以求的面子。
想到這里,他走了,火急火燎。
“等等我!”
這一刻,孫南直接丟了三枚銅錢在桌上,直接跟著前者走了。
而攤鋪其他人一看這架勢,紛紛把錢丟在桌上,直接跑了,連飯都不吃。
沒別的。
大魏京都實在是太無聊了,對他們這個階層來說,的確很無聊。
有點閑錢,但不夠天天勾欄聽曲。
只能喝喝酒聽聽八卦聊聊天,其實生活還是挺無趣的。
現(xiàn)在總算是有點波瀾了,眾人怎么耐得???
一瞬間,眾人紛紛起身,朝著書店走去。
二道街。
有三家書店。
然而今日剛剛過了卯時。
排成長龍一般的隊伍,出現(xiàn)在書店門口。
書店小二也著實嚇了一跳。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發(fā)售圣人新書一般。
一份份大魏文報被售出,忙得不可開交。
“掌柜的,你快來看看吧?!?
小二忙的暈頭轉向,實在是忍不住喊了一聲掌柜來幫幫忙啊。
然而書店掌柜壓根就沒有小二,而是全身心地將目光落在這文報上,他已經(jīng)被這內(nèi)容給深深吸引到了。
尤其是頭版頭條上的內(nèi)容。
六部尚書大打出手,竟然是為了國庫之銀
說實話,看到這行字時,書店掌柜第一反應就是震撼,緊接著便是害怕,害怕書店被抄了,可回頭一想都已經(jīng)賣掉了,也就不擔心什么了。
至于追溯根查,也跟他沒有任何關系,自己只是一個賣東西的,要查應該是查源頭。
而后便是好奇,無法說的好奇。
六部尚書,為了國庫之銀大打出手?是想要貪污嗎?還是想要做什么?
寫這份文稿的人,到底是什么人啊?竟然這么大膽?不怕六部尚書找他麻煩嗎?
可當他一點一點看完時,掌柜的不由自主松了口氣。
文稿的內(nèi)容,并不是自己猜想那般,六部尚書貪污國庫,反而是為國為民,為百姓謀福,只是大家的角度不一樣罷了。
“當真是文臣君子啊?!?
“精忠報國,當真是精忠報國啊?!?
掌柜的不由感慨一聲,只是莫名他又覺得,好像哪里不對勁啊。
總感覺有點失望。
只是下一刻,書店掌柜的目光,又落在了另外一條文稿上。
昨日丑時三刻,疑似發(fā)現(xiàn)四道街某戶人家,出現(xiàn)鬼祟身影從墻內(nèi)爬出
隨著這個標題,書店掌柜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來了。
也就在他剛剛看完幾則文稿時,小二的聲音在耳邊響起了。
“掌柜!”
“掌柜的!賣光了!文報賣光了?!?
小二滿頭大汗,來到掌柜面前如此說道。
“什么什么賣光了?”
書店掌柜有些好奇了,他有點不理解什么意思。
“文報啊,大魏文報賣光了,現(xiàn)在都等著加貨啊。”
小二實在是沒話說了,不過也沒辦法,誰讓自己是個打工的呢。
“八百份文報,就賣光了?這卯時才過三刻啊?!?
掌柜的咽了口唾沫,八百份文報,按照現(xiàn)在的售價,也就是說盈利一萬六千枚銅錢,自己一份凈利潤是兩枚銅錢。
也就是說,三刻鐘自己賺了一千六百枚銅錢?
好家伙,平日書店的業(yè)務,也就是租借和買賣書籍,買賣的不多,一般都是租借,五文錢一天,每天的收入也就是兩百來文錢差不多了。
現(xiàn)在三刻鐘,一千六百枚銅錢?相當于之前八天的營業(yè)收入啊。
“我立刻去進貨,你讓他們等等!”
掌柜的直接起身,他是想要繼續(xù)看報紙,可問題是賺錢更重要啊。
一瞬間,掌柜的直接跑了,去文報館進貨。
而看著掌柜走了,外面排隊的京都百姓急了。
“怎么跑了呢?”
“徐掌柜,你去哪里啊?”
“還有沒有文報啊?沒有我去別的地方買?!?
吵鬧聲響起,大家都再排隊,眼看著掌柜走了,一時之間引來各種謾罵。
“諸位,不要急,不要急,掌柜去進貨了,馬上,馬上?!?
“買過文報的,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看啊,一起看啊?!?
眼看著眾人發(fā)怒了,小二連忙開口,讓大家可以一起看文報,何必急于一時?
可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幾個已經(jīng)買到文報的百姓,直接拿起文報就跑了。
“李兄,你跑什么啊?”
“張兄,借我看看啊,六部尚書到底是為什么打起來了?”
“哎哎哎,孫兄,你跑個毛?。恳黄鹂炊疾辉敢??你可真小氣!”
但凡買到文報的人,第一時間就是想要開溜,找個地方自己慢慢看。
倒不是不愿意共享,而是自己買的東西,大家一起看,豈不是血虧?再者,誰不想趕緊看完,趕緊去茶樓酒館夸夸其談?
哦,讓給別人看?把裝嗶的機會給別人?想得美。
二十文錢不算什么。
可裝嗶的機會,是二十文錢能買到的嗎?
答案是不能。
所以但凡買到文報的人,基本上都跑了,趕緊去看,然后趕緊去吹牛扯淡。
至于有幾個人,倒是愿意大家一起分享。
“諸位,我這份文報,大家一起看吧?!?
有人微微一笑,面色溫和,剎那間數(shù)百個人直接沖了過來。
“給我看看!”
“我先看看?!?
“大家不要搶,讓我先看?!?
“給我一個面子?!?
“給你嗎面子?!?
“你這人怎么說話如此粗魯?”
“我粗你嗎。”
“好家伙,閣下是嘴臭怪轉世嗎?”
人群涌動,數(shù)百個人搶奪一份文報,雖然大魏文報質量不差,但也架不住這么多人搶啊。
一瞬間文報四分五裂,但眾人還是沒有任何一點難受,反而撿起碎片,能看一點是一點啊。
六部尚書為何大打出手?
深夜母豬為何慘叫連連?
寡婦家的衣服為何時常丟失。
我問你,誰頂?shù)米∵@種新聞?。咳兆舆@么無聊,好不容易有點新的東西了,如何不引起哄搶?
一時之間,整個大魏京都徹底熱鬧起來了。
各大書店外人滿為患,甚至有十幾個店鋪,已經(jīng)發(fā)生了哄搶行為了。
排隊?我排你妹,二十文丟過去,直接搶走,其他人一看,也紛紛丟錢搶報了。
“不要搶了,不要搶走了。”
“老夫去進貨,老夫去進貨?!?
“哎哎哎,那是老夫的廁紙,不是文報啊?!?
“我丟,年輕人,你連老夫都不放過?”
卯時這才剛剛過去,整個京都熱火朝天,一時之間,更是引來無數(shù)人關注。
安國公府。
世子急急忙忙沖了進來,拿著一份文報,大聲喊道。
“父親,父親,守仁兄弟又搞出新東西了,外面都搶瘋了。”
安國世子極其激動,拿著一份有些皺的大魏文報無比激動道。
他早上醒來,本來是打算去拜訪好友的,可發(fā)現(xiàn)附近的書店,人滿為患,所以湊過去看看。
發(fā)現(xiàn)出了個新東西叫做大魏文報,而且上面寫了關于前些日子六部尚書大打出手的事情。
一時之間,他也好奇了。
畢竟這種事情,他聽聞過,有這件事情,只是到底是為什么打起來他不知道,問過安國公,可安國公就說了一句沒什么大事。
他也不好繼續(xù)過多詢問了,畢竟朝政上的事情,少知道一點也為好。
可沒想到的是,有人竟然直接寫了出來?這還真是大膽啊,把六部尚書的隱私寫出來,這不是找死嗎?不怕六部尚書報復嗎?
雖然這些日子百姓們都再討論六部尚書的事情。
可問題是,百姓們也就是瞎扯幾句,六部尚書也沒必要跟百姓斤斤計較。
可你放在明面上就不行了,這肯定要出事啊。
所以,安國世子打算在這個被查封之前,先買一份看看再說。
可發(fā)現(xiàn)買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排了一刻鐘的隊,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沒了。
得,換一家看看,結果換了一家,發(fā)現(xiàn)早就賣光了,再換一家,還是賣光了。
最終無奈之下,安國世子,花費了十兩銀子,從一個人買到一份不知道轉手多少份的文報了。
看完內(nèi)容后,安國世子第一反應就是震驚,他身為國公世子,也不是傻子。
他瞬間意識到這份文報有多恐怖了。
大魏百姓的生活,極其枯燥乏味,自從許清宵來了以后,京都百姓特別開心,不僅僅是因為許清宵為國為民。
更主要的是,許清宵打破了京都百姓一成不變的生活。
他哪里不知道百姓們的生活有多枯燥,有錢人去桃花庵這種地方,吃吃喝喝,好不快活,甚至說不管是哪里的有錢人,都過的十分滋潤。
而有點錢但又不多的人,他們每天奔波,為的就是成為有錢人,看似很光鮮,可實際上付出的代價很大。
但京都當中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這些百姓們,收入夠溫飽,也沒有很大的追求,就是想要安心過日子。
所以這種人在大魏京都,開個小店,或者是搞點小生意,生活很平凡枯燥。
但這份大魏文報的出現(xiàn),可以改變他們一成不變的生活了。
他第一反應就是利潤,京都百姓有多少?這一份文報二十文錢,但也只有一張紙,成本能要多少?
算起來最起碼能賺個三成左右吧?想想看,如果大魏百姓人手一份,一年下來得賺多少銀子啊?
這還僅僅只是大魏京都,如果是其他地方呢?好家伙,守仁兄弟當真是搖錢樹啊。
安國公府。
今日,安國公沒有上朝,而是在家休息休息。
想要多睡一會,養(yǎng)足一下精神。
可突然聽到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呼喊,安國公頓時腦闊疼。
本來他對自己這個兒子感覺也還行,畢竟好不到哪里去,但也不差啊。
可后來隨著許清宵的出現(xiàn),他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兒子是個廢物。
不僅僅是他,其他國公包括一些上了年紀的列侯也是這么想的。
這人啊,不怕差勁,就怕對比,跟許清宵一比,自己這個兒子純粹就是個廢物啊。
好在的是,自己孫子每周都會去守仁學堂上課,雖然這段時間,許清宵一直忙,但等真正過了一年半載,許清宵也會安定下來了。
到時候自己的孫子,或許真能成為大儒啊,一想到這里,安國公不由感覺舒服了。
只是當自己兒子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時,這種舒服頓時沒了。
“干什么?咋咋呼呼的!”
“就你這個樣子,以后怎么繼承為父的爵位?”
“一點世子的樣子都沒有?!?
安國公上來就是一頓噴,但后者沒有一點難受,而是將大魏文報拿了出來道。
“父親,你先看?!?
他如此說道。
而安國公不由皺眉,接過此報,開始認真閱讀。
他閱讀速度很快,并且也沒有全部看完,只看一些國家大事和京都之事。
看完之后,安國公直接將大魏文報放在一旁,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這是誰搞出來的?”
“此物雖然沒有抨擊任何一位大臣,可卻參與了朝政之事,雖然不多,但有不少,而且每一件事情都說的極對?!?
“這種東西絕對不能出現(xiàn),讓百姓議政,這是不好的事情?!?
安國公有些皺眉,他第一反應就是覺得這個大魏文報有問題。
尤其是一開頭,看到這個六部尚書竟是為國庫之銀大打出手,下意識有些心驚肉跳。
不過好在里面的內(nèi)容,并沒有任何問題,反而是夸贊了六部尚書,可這并不代表就能搞。
國之大事,怎可能拿出來讓百姓議論?而且還大肆發(fā)表,這絕對是不行的。
“父親,這是守仁兄弟搞出來的,孩兒調查清楚了,這頭條好像就是守仁兄親筆所寫?!?
安國世子如此說道。
“什么?守仁侄兒折騰出來的?”
安國公一聽這話,不由愣了愣,隨后又仔細看了一遍。
過了一會,安國公不由點頭了。
“好!”
“好!”
“好?。 ?
“守仁侄兒當真是聰慧啊,竟然折騰出這種東西,有了此物,可以凝聚民意,讓百姓更加知道大魏的處境,也讓百姓知道我大魏朝堂每一位官員的高風亮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