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發(fā)作就已經很好了。
對宋語微來說,擠早高峰公交車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停車和起步的搖晃。
人多,不可避免會接觸到。
戴著耳機,相當于隔絕了聲音。
只看地面,相當于屏蔽了視覺。
這個時候,她的觸覺變得格外敏感。
在這樣高壓的情緒下,哪怕是來自陌生人的輕輕磕碰,她都會有心理問題要發(fā)作的征兆。
又到一站。
停車。
慣性使然,所有人都會先向前小幅度傾斜,然后再向后傾斜。
站著的人感覺尤為明顯。
晃蕩。
后面看手機的職裝女向前傾斜,手機屏幕頂端輕輕碰到宋語微的手臂。
不可察地,宋語微身子顫了一下,她拼命克制住要坐在地上發(fā)抖的沖動。
緊接著,前面拉著吊環(huán)的眼睛男向后傾斜,公文包戳到宋語微的胳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她身子發(fā)顫,努力克制。
用意志對抗身體本能,不讓心理問題發(fā)作。
然后是起步,如果靠得近,前面的人會碰到她。
就這樣,一站一站一站。
每一站她都是這樣撐過來的。
在又到一站后,她怯怯地抬眼瞄一眼播報滾屏,再核對一下手機信息,然后下車。
下來后,她坐在站臺等候椅上緩了一會兒。
沒發(fā)作是沒發(fā)作,并不代表著輕松。
擠早高峰的公交,任務達成!
接下來是地鐵。
根據(jù)手機導航,宋語微找到地鐵站入口。
幸運的是,她要乘坐的地鐵路線沒有特別擁擠,就算是早高峰也不會出現(xiàn)人擠人的現(xiàn)象。
比起公交,地鐵要輕松很多。
只要不擠在一起,她的心理壓力不會特別大。
理論上是這樣,可是……
她這是第一次坐地鐵,很多東西都不熟悉。
安檢口排隊。
快到她的時候,她摘掉耳機,拿出手機想要翻出地鐵乘車碼。
可能是長時間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的緣故,她忘了怎么弄……
——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