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他令一個巴牙喇壯達率隊去接應(yīng)丹岱部脫離戰(zhàn)場,如今身邊只余不到二十個巴牙喇兵,一百多馬甲精騎。
但金鼓已響,各部收令后,也即將趕回,與他的中軍匯合,他必須盡力穩(wěn)保中軍不亂,此時,見明軍一部竟自身后沖來。
他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個,率麾下精銳迎上去,擊潰這部明軍。
…………
不惟是豪格如此想法,張誠也是這么想的,他邊策馬急奔,邊大聲喝令:“弟兄們銃炮準備,不與奴賊磨嘰,速戰(zhàn)速決……”
隨著一聲聲喝令,諸將士都是一般單手持韁,右手持銃,策馬奔向豪格所在之處。
豪格與張誠心思相同,他們雙方都是策馬急奔,所不同的是,張誠八百余騎分成兩列縱隊急奔,豪格卻是一馬當先的一路直擊。
張誠雙腿夾緊馬腹,控制著胯下戰(zhàn)馬,左手仍是緊持著韁繩,盡力使戰(zhàn)馬奔騰間,保持些平穩(wěn),右手抬起,三眼銃就瞄上一個清軍騎兵。
“……砰……砰……砰……”
隨著張誠手里的三眼銃燃放,爆響連連,一陣陣青煙騰起,清軍陣中投槍、飛斧也不時飛來。
張誠才打射了一次,就見一柄飛斧迎面飛來,他來不及反應(yīng),直接把三眼銃當做大錘,就揮舞起來,磕飛了迎面而來的飛斧。
此時,已是兩軍交錯,豪格正在對面沖來,看見眼前一個明軍將領(lǐng)模樣,他不暇思索,揮舞手里的長馬槊對著他就捅刺了過去。
張誠剛剛磕飛一柄飛斧,就瞥見以點寒光,奔自己刺來,他本能的把身體重心往左偏去,以左腳踩穩(wěn)馬鐙,支撐全身的重量。
然后身體也是往左后斜著偏起,右手奮力揮舞三眼銃,迎向那一點寒光。
一切只在瞬間,好在張誠的反應(yīng)夠快,就算如此,他的右臂也被震得麻酥酥的,三眼銃更是早在與那刺來的馬槊碰擊到一起時,就被磕得脫手飛了出去。
雙方就這樣交錯而過,兩部軍馬,互有傷亡,但張誠的心思在于整個戰(zhàn)場,他在遠處就已望見,姜名武那邊目前處于優(yōu)勢,無須支援。
而虎大威那邊,仿佛勢均力敵的樣子,表面上看去,好似明軍更勝一籌,但戰(zhàn)場廝殺,勝負其實只在一瞬間。
不到最后,誰也不能說自己就一定能贏!
所以,張誠與豪格所領(lǐng)不足二百清軍錯來后,就直奔虎大威、盧象升他們正在鏖戰(zhàn)之處奔去。
丹岱此時已然心焦如焚,做為百戰(zhàn)之將,他只是不怕死的,就算他戰(zhàn)死了,家族榮光依舊,自己的孩兒們,依然是榮寵依舊。
可在死亡面前,任誰都會猶豫掙扎,不怕死是一回事,敢于直面死亡是一回事,可勇于放棄生的希望,甘于赴死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丹岱此刻只想逃回去,回到豪格身邊去,回到大清國的土地上去,遠離眼前這些不怕死的明狗子們。
他嚎叫著,往來沖突,終于把被明軍分割開來的各部下又重新聚在一起,可卻又再次被明軍圍了起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