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徐氏點頭道:“大事必定是知道的,云南三司的官吏都穿了三天孝服呢。漢王的長兄登基詔書,也從邸報發(fā)來了。還有漢王在京師當眾指責東宮的事,也傳得很快。哪怕隔著幾千里,有心的人總能聽到消息?!?
朱高煦聽到這里,微微點頭,這下子他便能理解沈徐氏的感受了。
……朱高煦忽然想起了一個關(guān)于龐貝古城的故事。故事大致是說,那座古城里充斥著各種矛盾和爭斗,就在人們難解難分時,忽然火山爆發(fā),于是所有人全都被埋在了火山灰下,自然故事就結(jié)束了。
凡人的角逐,顯然無力與上天的震怒抗衡,一下子就變成了螻蟻一般的存在。
沈徐氏以前在沐府、岷王府之間游走,后來漢王府也加入了。她為了家產(chǎn)不被兼并,也為了更多的利潤,顯然做過很多事。朱高煦甚至猜測,連她的繼女沈?qū)氬膬r值、似乎也在沈徐氏經(jīng)營的范圍內(nèi)。
然而,皇權(quán)的爭|斗驟然加劇,到了白熱化程度。沈徐氏不幸地發(fā)現(xiàn),她已無法抽身……以沈徐氏的聰明,恐怕能輕易聯(lián)想到,在云南翡翠生意上,沈家與漢王府的結(jié)盟難以保密;岷王被擠兌出云南,想兼并沈家的愿望落空,也可能會懷恨在心??傊?,沈家現(xiàn)在想與漢王府撇清關(guān)系已是不可能的事。
對于一個商人,皇權(quán)的爭奪、甚至整個大明朝的內(nèi)|戰(zhàn),已經(jīng)不是她能掌控的范圍。如同凡人沒法控制火山怎么爆|發(fā)一樣。
朱高煦心道:現(xiàn)在要起兵,已然不是一個人的事,會有一大堆人被牽扯進這個漩渦,完全無法控制。
就在這時,沈徐氏的聲音打斷了朱高煦恍惚的思緒。他抬起頭,便看見沈徐一臉認真地說道:“漢王一向待妾身不薄,若是有用得上的地方,妾身不惜傾家蕩產(chǎn)。”
朱高煦看她一眼,馬上相信了沈徐氏的話。如果她不是個目光短淺的人,正該這種態(tài)度……漢王府一旦失敗,沈家牽扯上的就是謀逆大罪,甚么都剩不下,沈家人連活命也難。
不過她的慷慨,恐怕并非出于感恩和心甘情愿,是實在脫不了干系的無奈和無力罷?
朱高煦抱拳道:“如果本王贏了,必不會虧待沈夫人?!?
沈徐氏帶著些許哀怨和期待地看著他,用力地點了頭。
看她憂心忡忡的模樣,連客氣話都省了,很顯然沈徐氏非常不看好朱高煦。
以前朱高煦在她面前夸過??凇蓚€月平定越州的夷人叛亂,彼時沈徐氏不看好,結(jié)果朱高煦做到了……但這樣的事,也不能讓沈徐氏相信、他這一回起兵還有勝算。畢竟越州夷人也好,麓川土人也罷,朱高煦都擁有強大的實力優(yōu)勢。
這一回對付的是大明朝廷,如何能有把握?連朱高煦自己也沒有把握,所以并不怪罪沈徐氏不相信他。
朱高煦道:“現(xiàn)在便需沈夫人幫我做件小事,能不能把沐蓁悄悄叫出來?”
沈徐氏沉吟片刻,說道:“妾身叫李樓先去試試?!?
于是朱高煦又把沐蓁怎么偷偷跑出來的線路,告訴了沈徐氏。便是在沐府西邊那條榕樹街,沐蓁每次都從一個夷族奴仆的房子出來。這些事兒,朱高煦的“王府守御所”早已打探清楚。
“還是在戲院后面的沈園見面比較好,至少外面的人分不清沐蓁是跑去聽戲、還是與誰見面了。”朱高煦道。
沈徐氏道:“妾身這就去辦。一會兒叫徐財六過來,帶著王爺去沈園?!?
朱高煦點了點頭。
沈徐氏起身道:“王爺稍等,妾身去去就來。旁邊有個泥爐子,您若要飲茶,自己動手。得怠慢您了?!?
朱高煦道:“無妨,我們在路上,吃的苦頭比這多?!?
“王爺看起來確實很疲憊?!?
沈徐氏作禮告辭,很快消失在門口。
朱高煦尋思著,等徐財六到來,他便徑直在這小院外面的門口上馬車,依舊坐來時的馬車去梨園。
他獨自坐在這瓦房里,聽著外面嘈雜的雨聲,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長時間坐著不動,他偶爾也會改變一下姿勢,然后抬頭看著外面的雨幕。
那朦朧的雨幕,幾時才能消散,幾時才能撥云見日?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