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大明太子留在宮中,精心栽培之外,余下的皇子都不許接受治國理政教育,而是分封到全國各地當(dāng)豬養(yǎng),給錢,給地,給免稅,可以在自家的豬圈......不,王府里撒歡,就是不許接觸朝臣。
這政策剛開始挺好,避免了皇子奪嫡,可漸漸的問題出現(xiàn)了,若是儲君英年早逝,死了呢......一下子,大明連個合格的預(yù)備皇儲,都找不出來,能不天下大亂么
崇禎的封號是信王,他就是這種藩王養(yǎng)豬政策下的犧牲品,比他的親哥哥天啟皇帝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天啟帝可是跟隨祖父,大明神宗萬歷長大的,接受的是最好的皇儲教育,可崇禎沒有?。?
故此,天啟朝可以收拾的文官集團屁也不敢放,拿捏東林黨就像捏面團,關(guān)外可以壓著滿清八旗打,關(guān)內(nèi)也沒什么起義。
倒霉的是天啟皇帝英年早逝,于是乎,一到了崇禎朝便烽煙四起,這可并非是偶然。
崇禎的性子活脫脫,就是一個地主家的傻兒子。
剛剛穩(wěn)定下來的戰(zhàn)局,因為崇禎的兩道圣旨,再一次出現(xiàn)了軍心浮動的苗頭,崇禎帝又出幺蛾子了。
孫傳庭是秦軍的主心骨,罰了他,秦軍上下能樂意么
周世顯翻著白眼,干脆動用了直奏君前之權(quán),給崇禎上了一份奏折,折子里只有寥寥幾個字。
臣,堅辭不受。
周世顯意思很明確,崇禎爺,你要非這么干,老子不伺候了。
奏折快馬送到京城,可把崇禎皇帝嚇壞了,如今潼關(guān)大軍可是他唯一的指望了。
這位皇爺還一臉茫然,不知道做錯了啥,為何駙馬要撂挑子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