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他們在大明耽擱的時間太久了,而是必須盡快將發(fā)生在大明的事回稟國內(nèi)。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等天氣漸涼,烏斯藏和朵甘的那些法王和土司們,也終于輾轉(zhuǎn)抵達了京城。
因為王來聘的事先通秉,以及各地官府的配合,這次他們進京的速度倒是比往年快了許多。
聽完鴻臚寺卿展自重的稟奏后,朱由檢略一思忖,開口吩咐道:“暫時,朕就先不見他們了,讓禮部的人先去接觸接觸。”
“先弄明白他們此次進京朝貢的意圖?!?
“臣遵旨。”
展自重答應(yīng)后,躬身退出西暖閣。
……
崇禎八年十月初十,懷來衛(wèi)。
從京營、宣大、上直親軍抽調(diào)的十萬兵馬,在五府和兵部,以及親軍衙門的指揮下,已經(jīng)安營扎寨。
大明一直有大閱的傳統(tǒng),尤其是在各國朝貢的時候,向諸國使臣展現(xiàn)軍威,更是大明迎接使臣的保留節(jié)目。
只是在弘治以后,隨著明軍戰(zhàn)力的下滑,這樣十萬人規(guī)模的大閱,再未出現(xiàn)過。
這次,朱由檢也是想借著泰西諸國,以及烏斯藏、朵甘的頭人、法王都在京城的時機,向天下展示大明的肌肉。
此次出席大閱的,除了歐羅巴諸國的使臣和烏斯藏的人之外,漠南蒙古諸部的首領(lǐng)、朝鮮國王、扶桑天皇、西南諸國使臣,也全都收到了邀請。
一身明黃色加銀色甲胄的朱由檢,在一眾錦衣衛(wèi)和西廠番子的簇擁下,來到校場,諸國使臣、各部首領(lǐng),以及滿朝文武,盡皆躬身施禮道:“臣(外臣)等參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群臣的歡呼聲傳出去,校場內(nèi)外也都響起了震天的山呼聲。
這樣的動靜,不只是讓烏斯藏和朵甘的法王、頭人們駭然,就是已經(jīng)見識過明軍軍陣的泰西諸國使臣,以及蒙古諸部的首領(lǐng)們,也都神情一緊。
“免禮!”
朱由檢抬手虛扶,徑直走向了剛剛搭建起來的高臺。
說是高臺,不如說是一座塔樓更加合適。
高臺的高度接近五丈,方圓大約有三丈,周圍還用名貴木料做了一圈的欄桿,中間安放著一張寬大的桌案。
周圍還各自分布著另外八座稍矮一些的高臺,用來讓朝中文武,以及使臣們觀兵。
等朱由檢走到臺階前,正欲邁步上去的時候,忽的轉(zhuǎn)身對身后的來宗道吩咐道:“宣泰西諸國使臣,以及烏斯藏的諸法王隨朕一道?!?
“是,陛下?!?
稍傾,泰西諸臣,以及烏斯藏和朵甘的幾位法王,就在鴻臚寺官員的引領(lǐng)下,來到了朱由檢所在的高臺。
“上師,一別經(jīng)年,上師近來可好?”
坐在御座上的朱由檢,看到走向自己這邊的烏斯藏眾人,率先開口道。
他這開口,讓正欲見禮的眾人皆是動作一滯。
五世大海和尚趕緊上前,雙手合十躬身道:“小僧參見大皇帝陛下,恭請陛下圣躬安?!?
“朕安?!?
朱由檢笑著回了一句,旋即又問道:“上師,朕聽聞,令師這次也來了?”
一名看起來四五十歲,頭戴黃色僧帽的中年人,上前一步,雙手合十道:“貧僧羅桑卻吉堅贊,參見大明大皇帝陛下!”
朱由檢上下打量對方一眼,抬手道:“大師免禮。”
目光掃過面前的幾位法王和頭人,朱由檢又道:“諸位先坐吧,稍后,朕再和你們敘話。”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