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看出了幾人的震驚,郭允厚神色嚴肅道:“陛下,戶部原有十三清吏司,負責大明各布政使司的賦稅、戶口等財政奏銷。”
“除十三清吏司外,還有寶鈔提舉司、倉場衙門、鈔關(guān)與稅課司等衙門?!?
“新政初行之時,戶部還可以勉勵支應(yīng),但到了現(xiàn)在,隨著新政的深入,戶部承擔的職責越來越多,所需人手日漸匱乏?!?
“部衙里許多人,都要當值到深夜,各層官吏是苦不堪?!?
“這還不算各地戶房所需要的人手,如果將地方上的缺口也算上的話,戶部現(xiàn)在缺員恐會超過千人?!?
“還有各地倉房……”
朱由檢聽郭允厚開始大倒苦水,忙是出阻止道:“郭卿,你可想好了,算學院那些生員,大部分可都是沒有功名在身的,如果讓他們進入戶部任職的話,滿朝文武會怎么說?天下士林又會怎么評價你這位戶部尚書?”
郭允厚深吸一口氣道:“陛下,當初文華殿那場經(jīng)筳,臣聽后深有感觸,王夫之那句經(jīng)世致用,臣亦是深以為然。”
“戶部現(xiàn)在需要的,不是之乎者也,也非四書五經(jīng),而是一大批精通算學的年輕人!”
“如果陛下能夠允準算學院的生員,進入戶部的話,這個罵名臣背了又如何?”
“啪啪啪!”
朱由檢忍不住鼓掌道:“郭卿之,振聾發(fā)聵?!?
“戶部需要精通算學的年輕人,這話說得好!”
目光看向宋應(yīng)星,朱由檢面色一肅道:“宋卿,算學院現(xiàn)在有多少人?”
宋應(yīng)星想了想道:“回陛下,算學院剛開設(shè)沒有幾年,今歲生員共計三百二十余人?!?
朱由檢手指不斷敲擊桌案,若有所思道:“朕記得,國朝初定之時,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是可以入仕的吧?”
倪元璐剛從翰林院出來沒有多久,對這些事很清楚,聞,拱手解釋道:“回陛下,按國朝舊例,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分舉監(jiān)、貢監(jiān)、萌監(jiān)、例監(jiān)。”
“這四類監(jiān)生,都是可以入朝為官的,但絕大部分都是佐官,或者是吏員,能夠做到四品的官員,少之又少?!?
“國朝之初,因我大明進士數(shù)量稀少,朝廷曾大量錄用監(jiān)生為官?!?
“當然,也不是所有監(jiān)生都可以入仕,在正式入仕之前,還需拔歷,也就是去各個衙門做一些雜活兒?!?
“各衙門會根據(jù)這些監(jiān)生的能力和表現(xiàn),給出一個評價?!?
“如果評價是中上,即可聽選,由吏部根據(jù)拔歷時的評價,為其派官?!?
倪元璐講解的很清楚,朱由檢聽后,點頭道:“既有先例,那就賜給算學院生員監(jiān)生的身份,允其以監(jiān)生的身份入仕。”
“吏部那邊,朕會和周應(yīng)秋說的,想必他也不會反對?!?
“臣謝陛下體諒。”
郭允厚大喜。
朱由檢卻道:“郭卿,就算是賜予他們監(jiān)生的身份,但他們畢竟不能算是儒家門人,士林非議恐是少不了,尤其是國子監(jiān)那邊?!?
郭允厚正色道:“陛下,戶部同樣會向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敞開大門,但進入戶部之前,所有人都要參加考試?!?
“能夠達到戶部要求的,可以進入戶部為官,若不能達到戶部的要求,那還是哪里來的回哪里去吧?!?
朱由檢很是意外的看了眼郭允厚,心道:“你郭老摳這是要瘋?這就要舉行國考?”
“郭卿想來是籌謀很久了,既如此,那就按郭卿說得辦吧?!?
“但此事,不能由卿來上書,找個其他人上書。”
郭允厚神色一怔,旋即就明白過來,皇帝這是不想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好了,諸卿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