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兩人意見相左,軍中互相掣肘,才造成了廣寧之戰(zhàn)的失敗。
現(xiàn)在王之臣遠在寧遠,畢自肅身在廣寧,自然是要以畢自肅這位遼東巡撫的意見為主。
接下來,廣寧城周邊各軍堡的兵馬,開始往廣寧城集結(jié),城內(nèi)的青壯也被畢自肅勒令,幫助守軍準備各種守城器械。
同時,廣寧、登萊、金州的奏本,也被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
京城,城郊。
朱由檢帶著滿朝文武,正在收玉米。
三月份種植下去的玉米,到了七月份終于可以收獲了。
這個時候的玉米還沒老,朱由檢也是想嘗個鮮,這才提前一個月收獲。
地頭上,郭允厚扒開一個已經(jīng)煮好的玉米,狠狠咬了一大口,滿臉堆笑道:“陛下,這番麥……不對,玉米味道著實不錯?!?
周圍幾位閣臣以及各部上書,也都是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朱由檢將手里吃干凈的玉米芯,扔到旁邊一個竹筐里,接過一塊濕布巾凈了手,這才笑道:“這是鮮玉米,等徹底成熟,曬干后味道就不是那么好了,但荒年填飽肚子還是沒問題的?!?
“不只如此,玉米還可以用來喂養(yǎng)牲畜,戰(zhàn)馬、耕牛、雞、鴨、鵝、豬都可以食用?!?
看了眼遠處綿延不絕的大片玉米,朱由檢接著說道:“主要還是產(chǎn)量,玉米的產(chǎn)量和番薯差不多,但玉米可是主糧,吃多了也不會不適?!?
孫承宗將嘴里的玉米咽下,拱手道:“陛下,臣以為此物可以在遼西、遼南種植,以填補軍需。”
朱由檢點頭道:“不止如此,玉米和番薯一樣,都極為耐旱,整個北方都可以大規(guī)模種植?!?
說到這里,朱由檢轉(zhuǎn)頭看向郭允厚,神情嚴肅道:“戶部,你們要抓緊時間,在北方推廣種植玉米,為了提高百姓種植的積極性,朝廷可以向百姓承諾,等玉米成熟,朝廷以每石三分銀子的價格進行收購?!?
這個時代,南方產(chǎn)糧區(qū)一石大米的價格才六分銀子,三分銀子收購玉米,這個價格不低了,要知道玉米的產(chǎn)量可是比稻谷多多了。
郭允厚這次倒是沒有反對,聞躬身道:“臣遵旨?!?
“急報!”
“急報!”
一名西廠番子,手里高舉著一個木匣,快速向朱由檢這個方向奔來。
方正化趕緊上前,從番子手里接過密封好的木匣,快步來到朱由檢跟前。
拿著手里的木匣,讓朱由檢看了看上面的漆封。
“打開吧?!?
朱由檢皺眉吩咐道。
接過木匣里面的奏本,朱由檢快速的瀏覽起來。
片刻后,朱由檢抬頭,對眼巴巴看著自己的眾文武笑道:“諸卿無須擔憂,沒什么大事兒?!?
周圍的文武大臣們聞,齊齊松了口氣。
朱由檢轉(zhuǎn)頭看向王承恩吩咐道:“曹化淳不在,皇莊這邊大伴多上上心?!?
“臣遵旨。”
抬頭看了眼天上的驕陽,朱由檢又對方正化開口道:“天兒越來越熱了,回宮吧?!?
“臣這就命人準備?!?
方正化趕緊應道。
等上了鑾駕,朱由檢這才語氣急切的,對方正化吩咐道:“快,讓內(nèi)閣諸臣、各部尚書、五軍都督府諸將,還有三品以上官員,立刻去乾清宮,莫要驚擾了其他人和圍觀的百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