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在上。”
“小王實在是有些愚昧,故而才會如此,小王知曉,此番所做之事,惹怒大夏王朝,但還請圣人仁慈,放過小王,小王愿意割出一半土地,請圣人高抬貴手,小王立刻退位?!?
匈奴王再也沒有曾經(jīng)的高高在上。
東荒境內,匈奴國的地位本身就極其尷尬,論戰(zhàn)力,匈奴國僅次于三大王朝,但因為各種原因,匈奴國只能依靠其他王朝才能變強。
所以匈奴國成為了大金王朝和扶羅王朝針對大夏的一把刀。
正是因為如此,匈奴國一直仇視大夏王朝。
而今,大夏王朝出了顧錦年這種妖孽,讓他們實在是有些不知道該說什么。
面對匈奴王的詢問,天穹之上,顧錦年面色冰冷,他俯視這一切,望著匈奴王,顯得格外平靜。
“不允?!?
顧錦年開口,這就是他的回答,也是他的態(tài)度。
這次大戰(zhàn),輸贏決定一切,顧錦年不給他們任何一點反抗機會。
免得以后再起什么風波。
有些事情,是時候要做一些了結。
聽到顧錦年的聲音,匈奴國國君眼中徹底一片灰敗,他知道自己反抗不了,即便自己想要拼死抵抗,可那又如何?
大夏龍舟正在天上注視著自己,凝望一切。
只要大夏帝王一聲令下,匈奴國當場會變成焦土,誰來了都沒用,之前還有同盟會,現(xiàn)在什么都沒了。
這還是顧錦年不出手的情況下,如果顧錦年出手的話,那就更別說了,當世誰能抵擋顧錦年?
王庭內。
匈奴國國君顫顫巍巍,他真的不想死啊,他好不容易成為匈奴國國君,又好不容易等到了大世降臨。
卻沒想到,如今自己會走到這一步。
他不甘心啊。
可他知道的是,現(xiàn)在的自己,根本無法反抗,也無力去抵抗。
甚至,他很想大罵顧錦年一聲。
然而,他罵不出來,一但自己罵了顧錦年,所帶來的一切影響,都要由自己承擔,到時候大夏王朝采取任何激烈的措施,百姓們只會恨自己。
對于一位君王來說,他太懂明白什么叫做史書了。
人們不會記住這段歷史,他們只會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惡事。
“愿圣人放過匈奴國百姓,小王甘愿赴死?!?
匈奴國君開口,他臨死之前,道出一句善。
可此一說,顧錦年的冷笑之聲不由響起。
“少在這里假惺惺,若你當真為匈奴國百姓,當初為何主動侵略邊境十二城?”
“在這里說些可笑的話,臨死之前,就開始悲憐世人?”
“你心中之善,是因為畏懼死亡之善,而并非是真正的善?!?
“速速赴死?!?
顧錦年神色冰冷,讓其赴死。
此話一說,匈奴國國君一句話都不敢啰嗦,只能低著頭,現(xiàn)在說什么都顯得可笑。
“??!”
慘叫聲響起,匈奴國國君抽出佩劍,當場自刎。
不再有任何幻想與猶豫了。
他死了。
匈奴國國君自刎了。
王庭內。
滿朝文武嚎啕大哭,不是因為匈奴國國君之死而哭,而是因為他們自己而哭。
國君都死了。
顧錦年是不可能放過他們,再加上邊境之戰(zhàn),他們的身影可沒有少出現(xiàn)。
自然而然,他們感到悲傷,在這里哭喊著。
隨著國君自刎,顧錦年沒有啰嗦,直接將目光看向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
匈奴國解決完了,剩下的就是這些人。
“大夏內亂,寧王造反,東荒諸國,連同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一同援助寧王,助紂為虐。”
“若不是本圣念在上蒼有好生之德,早已主動出手,覆滅諸國。”
“今日,給諸國十二時辰時間考慮清楚,為防止天下大亂,本圣有十大條約,若答應,十二個時辰后,國君親往大夏王朝京都,簽署談和契文?!?
顧錦年開口,借助這次機會,他打算徹底處理完東荒王朝的事情。
而隨著顧錦年這樣開口,諸國不由松了口氣,原因無他,至少顧錦年還給他們機會,他們是真的害怕,顧錦年狠下心,將他們一同覆滅。
現(xiàn)在只要答應十個條件即可。
至少比他們預想要好太多。
“請圣人開口。”
大金國君開口,十個條件,讓他心中長長吐了口氣,畢竟這個結果還是他能接受的。
“其一,各國皆可設立寶鈔,但由大夏王朝統(tǒng)一劃分價值,一切以大夏寶鈔為主,大夏寶鈔可直接于錢莊換取等額金銀,大夏龍米,包括天外隕金,東荒諸國皆得承認,違令者,諸國滅之?!?
“其二,東荒諸國,一切海域皆由大夏王朝掌控,上空領域,必須也必須要有大夏王朝掌控,如若違令者,諸國滅之。”
“其三,大夏不夜城,設于諸國之中,一切成本由諸國自付,但繳納兩成收益為稅收,沒入國庫之中,并設一切保護。”
“其四,諸國皆設立東荒大理寺,但凡任何他國之人遇到問題,由東荒大理寺處理,東荒大理寺客卿必須要由大夏王朝官員任職,且擁有調動諸國刑部之權?!?
顧錦年開口,他將一條條契文道出。
顧錦年沒有索要土地,沒有索要賠償,甚至都沒有要求他們交出部分人來。
而是提出一些要求。
對于世人而,他們覺得這些要求好像有些稀奇古怪。
大部分都覺得,直接讓他們割地不是最好的嗎?把地賠來,再讓自己的人去掌控,讓他國之人淪為奴隸,這樣不是最直接嗎?
可對于一些真正聰明的人,他們幾乎一瞬間便明白顧錦年這是在做什么了。
顧錦年這是在用另外一種手段,去控制諸國。
控制的方法其核心無非就是軍事和金錢。
龍舟制空,看似是巡邏權力,可實際上就是在監(jiān)控,包括未來戰(zhàn)略布局,但凡發(fā)現(xiàn)你有點問題,就直接送你一發(fā)雷暴彈。
海域控制他們不理解,但想到是顧錦年說出來的事情,肯定有其他深藏的秘密。
再者,仔細回想一下,割讓土地的意義是什么?
真就給你一塊地,你要不要百姓遷徙?遷徙過去,耗費的國力成本也很大,再加上又有多少人愿意背井離鄉(xiāng)?
這需要大量的時間。
而保留人口,那就不好管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
強行去征服,很容易惹來麻煩與是非。
古今往來,不是沒有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情。
現(xiàn)在就剛好了。
用金錢銀兩來解決這些問題,大世之爭降臨不降臨,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影響是很大,但這個大無非還是圍繞,吃飽喝足這四個點上。
大部分百姓,這一生追求的東西,也就是吃飽喝足,稍微出色點的人,就是享受更好的生活,其他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
真正影響的是上面人,越上面的存在,才是大世之爭的核心人物。
顧錦年這一招,不但可以讓大夏王朝成為東荒王朝當中最強的國家,而且還可以牢牢死死地控制其他王朝。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去。
這句話一定是沒錯的。
不用武力征服,用最實在也是最實惠的東西去征服東荒百姓,這手段太高明了。
這樣還不會引起什么沖突,畢竟曾經(jīng)的十國,為何會發(fā)生多次戰(zhàn)爭?無非就是今天這個國家打贏了那個國家,然后發(fā)現(xiàn)控制不了,索性就殺干凈,可殺著殺著,發(fā)現(xiàn)這些百姓起義了。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人跟隨起義,最終在某個人的帶領之下,一統(tǒng)諸國,建立新的王朝。
然后等到這個國家逐漸腐朽,同樣的事情,會上演第二次,無非是換了一個主角。
這就是武力統(tǒng)治帶來的惡果。
殺是殺不干凈的。
也殺不完的。
經(jīng)濟制霸,雖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最終還是會發(fā)生窮的窮死,富的富死,但要比武力統(tǒng)治溫和許多,可掌控性很高。
這就是顧錦年的想法。
大世之爭已經(jīng)開始了,今日誅殺四個七境強者,那么有些事情就要徹底解決。
東荒不能繼續(xù)亂下去了。
自身也不可能一直圍繞這個方向去走,那樣的話,耽誤時間是小事,若是讓敵人抓住機會,那才是真正的麻煩。
隨著十條條款說出,東荒大部分小國國君都紛紛答應,不讓他們割地,這還不是好事啊?
再說了,他們也沒有任何話語權,所以他們毫不猶豫的同意下來。
最大的麻煩,對他們而就是要自建不夜城,以及每隔三年要上一部分歲貢,但比起匈奴國君的下場,現(xiàn)在的情況,實在是好太多了。
只是,大金國君與扶羅兩位帝王卻不由皺緊眉頭。
他們一瞬間就知道,顧錦年這條款有多可怕,簡直是吃人不吐骨頭。
若是答應下來,問題的確沒什么大問題,至少不會發(fā)生什么流血事件,也不會起沖突,甚至如果真的答應下來,各國都將會進入和平年代,那么那個時候,東荒將會無比繁榮。
這的確是一件好事。
貿易增加,諸國之間沒有隔閡,甚至有任何事情都會有人來調節(jié)。
可兩國國君也在第一時間知道,后果有多嚴重。
大夏王朝將會以一種根本看不到的手段,徹底控制東荒諸國,到時候東荒越強勢,大夏王朝便會越強大。
顧錦年的十條條款,其實跟同盟會沒有太大區(qū)別。
制定規(guī)矩。
劃分利益。
掌握主動權。
這比割地賠償要恐怖的多。
“圣人,可否換一種方式,大金王朝愿意割地賠償,也愿意彌補大夏王朝一切損失?!?
大金帝王開口,雖然他做好了顧錦年獅子大張口的準備,但這十條條款還是讓他們心中一顫。
聽到這話,顧錦年很平靜,只是望著大金帝王道。
“弱國無爭議。”
顧錦年開口,道出核心。
“此番內戰(zhàn),我大夏王朝是以絕對力量戰(zhàn)勝,而并非是依靠我。”
“七境之間的戰(zhàn)斗,從核心上來說,沒有左右最終結果,大夏依靠的是自身實力。”
“你們敗是敗給了大夏王朝,而不是我身上。”
“記住,我現(xiàn)在提出的條件,并沒有得到陛下認可,我顧某身為圣人,取和平為主,你可以拒絕,也可以討價還價,但不是跟我討價還價,而是跟大夏王朝去說?!?
顧錦年出聲。
他將這件事情的核心道出。
這話說的沒錯,現(xiàn)在強大的是大夏王朝,顧錦年針對的人,則是七境的超凡之力。
也就在此時,永盛大帝的聲音不由響起。
“朕給圣人一個面子?!?
“可以同意?!?
“如若諸國拒絕?!?
“直接宣戰(zhàn),不到血流成河那一刻,朕絕不停手?!?
“還有,朕不同意十二時辰,就是現(xiàn)在,圣人仁慈,朕身為大夏帝王,不懂得對外仁慈?!?
永盛大帝在第一時間響應了顧錦年這番話,不過永盛大帝更懂得人心拿捏,他可不給什么十二個時辰不十二個時辰的。
現(xiàn)在優(yōu)勢在我,那還不是漫天要價?
反正不答應就是死。
隨便他們怎么選擇。
當然,顧錦年這不是仁慈,而是圣人必須要做的事情,如果顧錦年因為利益,因為好處,從而做出一些違背圣人之道的事情,這也是不行的。
圣人,受天地監(jiān)視著,一舉一動,天聽天視。
聽到這話,大金王朝與扶羅王朝的帝王心情更為沉重。
的確,顧錦年開口還好,至少顧錦年是圣人,做起事來不會那么直接。
手段溫和。
要按照永盛大帝來做,說句不好聽的話,都不需要開戰(zhàn),直接扶持他們國家另外一批勢力登基上位,勝過一切。
羅里吧嗦那么多做什么?
顧錦年還算是留給他們一些仁慈。
換位思考的話,他們只怕做的比顧錦年會狠更多。
“大金愿意簽署?!?
在永盛大帝的壓迫之下,最終大金王朝猶豫了一炷香的時間,給予了回答。
不答應,現(xiàn)在就宣戰(zhàn)。
答應,至少是緩兵之計,還有時間去做點其他事情。
“扶羅愿意簽署?!?
看大金王朝同意了,扶羅王朝也就沒有那么多廢話了。
聽到這些回答。
顧錦年倒也沒有什么表情,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老舅,剩下的事情交給你了?!?
“我有其他事情要做?!?
顧錦年開口,事情解決了,他打算離開,去找雷族的人,商談一些事情。
上古人族的強大,遠超自己的想象。
未來大世爭斗之下,只怕會超越自己的認知。
而自己對于上古五族,還存在諸多疑惑,他需要詢問雷族解答。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
尤其是現(xiàn)在的自己,得罪了上古人族,等到人族登場出世,必然少不了摩擦與爭斗。
真正的血雨腥風,只怕即將到來。
這一點,顧錦年心里明白。
“好!”
“錦年,有任何事情直接告訴老舅?!?
“不過,有一件事情,老舅提醒你一下?!?
此時此刻,永盛大帝自然是心中無比喜悅,今日之戰(zhàn)后,將大夏王朝最后一個矛盾問題解決,而且還順勢力壓諸國。
明面上大夏依舊是大夏,諸國依舊是諸國。
可實際上,從這一刻開始,東荒只有一個真正的王朝,那就是大夏王朝。
身為帝王,永盛大帝又如何不喜?
但他還有一件事情,打算與顧錦年說下。
“什么事?”
顧錦年倒也直接,詢問永盛大帝是什么事情。
“去一趟中洲,找中洲帝王談一談?!?
“他知道的東西很多?!?
“而且,中洲帝王與眾不同,老舅這輩子沒有佩服過一個人,連你爺爺我都沒有佩服過,這中洲帝王不一樣,未來變化很大,早些與他見一面,不是一件壞事?!?
“他也有意向,想要與你一見?!?
永盛大帝開口,告知這件事情,讓顧錦年有些驚訝。
他是聽說過,中洲帝王想要與自己相見,但最近一段時間,事情極多,再加上大世之爭到來,顧錦年下意識認為,去了中洲,見到中洲大帝,對方無非就是想要拉攏自己。
可今日聽到永盛大帝如此開口,這讓顧錦年有些好奇了。
“好?!?
“不過,老舅,他做了什么事情,能讓你如此欽佩啊?”
顧錦年略顯好奇道。
自己老舅可是大夏帝王,還有什么能讓他敬佩與震撼的?
“這個人很不一樣。”
“我與他認識,當初我在你爺爺手下當兵的時候,在戰(zhàn)場上遇到過他,不過我受了重傷,他化身小兵,知曉我身份之后,沒有選擇殺我,而是選擇放過我?!?
“不是因為瞧不起我,而是他不想通過這種方式晉升軍銜將級?!?
“中洲帝王沒有登基之前,征戰(zhàn)過十年,以化名身份,一步一步成為中洲赫赫有名的大將,差一點封侯,后來以假死的方式,欺瞞世人?!?
“這件事情,天下人鮮有人知曉?!?
“你去找他,不會有錯的。”
永盛大帝開口,很認真也極其嚴肅。
聽到這個事情,顧錦年的的確確有些驚訝。
“好?!?
“過幾日,我會去的。”
顧錦年點了點頭,心中也對中洲帝王,產(chǎn)生了巨大的好奇。
他也決定。
等去完盤山后,他會去中洲。
親自見一見這位中洲帝王。
天下傳奇人物。
---
---
友情推薦一本書《超物種玩家》!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