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前朝密室(下)
趙茗掛念侄女傷勢,未曾注意楚錚神態(tài)有異,見他已離去,便走入了石室,從懷中取出火折子,將四周燈臺一一點燃。
這石室雖建于地底,卻高達(dá)數(shù)丈,方圓亦有數(shù)十丈之廣。石室南側(cè)擺放著幾排書架和十余只鐵箱,而正北方居然有兩座青石所砌的墳?zāi)?,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有幾分詭異。趙茗來到位于下首的那座青石墳前,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弟子趙茗拜見祖師婆婆?!?
行完禮,趙茗雙手合拳于頷下,微閉雙眼將為何至此緣由默默道來,爾后又磕頭三下才站起身來,不由看了眼另一座青石墳?zāi)?。這座墳據(jù)說已有好幾百年了,就是不知里面埋著的是前朝的哪位人物,砌造此墳之人想必亦是位了不得的人物,居然能將人安葬在后漢歷代帝王御書房的地下密室中,若被那些風(fēng)水先生知道了,必會鼓吹什么后漢之亡定有此因之類的胡話來。
這兩座墳還有個相似之處,就是墓前都未立碑,在世人眼里,此舉乃是對死者最大侮辱。前朝這無名墳倒也罷了,祖師婆婆為何亦留不得為她樹碑,而且命葉門后代弟子每逢清明時節(jié),兩座墳需一同祭奠,真是怪事
趙茗將墳前案上一數(shù)尺見方的紫檀木盒捧起,右手兩指摒如劍,在盒蓋上一劃,堅若金鐵的紫檀木頓時裂成兩半??戳讼履竞袃?nèi),趙茗微微一愣,只見里面竟有兩本絹冊。上面那本封皮上書“青葉門”三字,左下角寫著“趙璐謹(jǐn)錄”。
“趙璐?”趙茗想了想,本朝歷代沒有哪位公主叫這名字啊?又看了看下方那本絹冊,封皮正中央竟是一片空白,只在左下角寫著葉雨兩字,不由更為奇怪。這紫檀木匣既是祖師婆婆葉雨所置,怎會將這趙璐所錄之書放在上面,難道她也是本門前輩,輩分更在祖師婆婆之上?
還有,這青葉門是怎么回事?
趙茗將兩本絹冊從盒內(nèi)取出,忽瞥見紫檀木盒內(nèi)壁似有字跡隱現(xiàn),不由心中一動,將木盒翻轉(zhuǎn)過來,果然是幾行龍飛鳳舞般的字跡,似用利刃所刻,大致意思是開啟此盒者若是葉門弟子,想必是為徒弟習(xí)武走火入魔之事,必須慎之又慎,將此兩本絹冊看完再決定是否救治
趙茗感到古怪之極,視此文中之意,難道連單傳弟子也不該救嗎?這不存心要葉門自斷香火?
懷著諸般不解,趙茗翻開了葉雨所錄之書
幾個時辰過去了,趙茗盯著這兩本早已看完的絹冊,形如泥塑。
“本是同根,相煎何急?”
這是當(dāng)初皇宮外決戰(zhàn)前刑無舫所說的話,趙茗終于明白其中含義了。葉門原名青葉門,與魔門總堂、天魅門合稱為魔門上古三宗,后天魅門因“媚惑眾生”的心法殘缺,千百年來再無杰出之仕,漸漸淪落為魔門總堂下三門三宗之一,而青葉門歷代高手輩出,始終游離于魔門總堂之外,只是門中弟子均為女子,且大都出身豪門世家,極少參與江湖之爭,隨著歲月流逝,除了魔門總堂外,甚少有人還記得青葉門亦是魔門分支,尋常武林中人都不知世間還有這一門派。直至本朝初年,祖師葉雨在師門與家族之間終于抉擇,叛出當(dāng)時已隱隱然為天下義軍盟主的魔門,扶佐兄長建立大趙,青葉門亦從此改名為葉門,與魔門再無關(guān)聯(lián)。
如果兩本絹冊上所載只是這些,那都不過是些史話而已,只可做為茶余飯后的談資,但之后的內(nèi)容才使得趙茗極度震驚,對趙敏的傷勢救與不救,當(dāng)真陷入兩難之境。
先前趙茗就有些奇怪,紫檀木匣內(nèi)壁所刻與絹冊上字跡大開大闔,豪放不羈,根本不似一女子所書。待看過之后,才知祖師婆婆臨終前一年已是武功盡廢,全身經(jīng)脈俱斷,唯有頭部可勉強轉(zhuǎn)動,而這本絹冊則是由祖師婆婆口述,現(xiàn)御膳房總管胡有林的祖師,是非書生張?zhí)杖凰洝?
這一切,包括趙敏的突然走火入魔,皆是由于青葉門內(nèi)功心法的隱患所導(dǎo)致。
青葉門武功源出魔門,同樣有著入門進(jìn)境雖極快,可內(nèi)力越高風(fēng)險越大的特性,而且最高深的內(nèi)功心法并非如影隨形,而是“太上忘情”。天魅門的“媚惑眾生”是將眾生玩弄于股掌之上,“太上忘情”則忘卻自身所有情感,將世間萬物視為虛無,一切只為本源,兩者心法截然相反,但修煉起來同樣極為兇險。千百年來青葉門將此功修煉至大成者不過寥寥不足十人,其中一人名諱更讓趙茗屏聲靜息,姓呂名稚,竟是自己讀史書時最為厭惡的呂后!
而另一絹冊所錄者趙璐亦是將“太上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