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城逗留不到半日,車隊再度匆匆起程,只是隨行由禁衛(wèi)軍擔負,王明泰的三千親兵則就此返回北疆。
就這么走了一日一夜,待到第二天時,趙茗便有些絕望了。無論她與楚錚怎么為趙敏輸入內(nèi)力,趙敏氣色還是漸漸開始衰敗,而依這馬車的行程,至少還需十日才可回到上京城,趙敏能否支撐到那時,誰都不敢斷。
楚錚策馬來到馬車前,道:“啟稟殿下,小臣楚錚求見?!弊蛲砣~扶風偷偷告訴楚錚,皇上得知北疆大捷后,已經(jīng)為大長公主追加封號,并尊稱為皇姑母殿下,與皇太后并列,朝中大臣見到大長公主也稱之為殿下。楚錚倒覺得也不錯,叫殿下比大長公主順口多了。
過了一會兒,馬車內(nèi)才傳來趙茗聲音:“進來吧?!?
楚錚上了馬車,見過趙茗,直相道:“小臣有一事不解,還請殿下解惑。若早日回到了上京城,長公主可有救治希望?”
趙茗茫然說道:“本宮并無把握,但至少還有一線生機?!?
“既是如此,”楚錚道,“小臣有個提議,至少可提前數(shù)日回上京城。”
趙茗精神一振:“是何辦法,快快說來。”
楚錚俯首道:“小臣見方才經(jīng)過之有一片竹林,不由想到竹質(zhì)輕盈,制作起來亦較為簡便,正可用來做一軟轎。這馬車行駛實在不便,小臣與幾個屬下輕功均不弱,不如索性用轎抬長公主回京?!?
趙茗頗為意動。這一路雖說是沿官道而來。可縱然是官道大多路段亦是坑坑洼洼,馬車行駛在上面顛簸不堪,趙敏又一直昏迷不醒。根本無法加快行程,楚錚這辦法細想之下確實可行。
“就依你所行事,車隊停下休整,楚錚,你快去準備。”
楚錚走后,趙茗想了想。對身旁蘇巧彤道:“蘇姑娘,本宮與楚將軍稍后先行一步,你隨車隊一同回京。”
蘇巧彤應了聲是,只聽趙茗又道:“這一路來行程匆匆,隨隊的又是京城禁衛(wèi)軍,各郡府恐怕都已猜測紛紛,本宮準你以敏兒的名義就宿沿途行宮,并代為接受當官員覲見。安撫民心?!?
蘇巧彤似有些惶恐:“民女不敢?!?
趙茗一哂:“本宮既是準你如此,又有何顧忌,敏兒儀仗及信物你均可使用,接見官員時你只需戴上面紗就是了本宮讓扶風也留下。有她助你,應可瞞過那些官員。”趙茗聽葉扶風和葉摘星報。這一路蘇巧彤服侍趙敏較嫡親姐妹猶勝三分,可說無微不至,原有對她的惡感已經(jīng)消去許多,何況敏兒是當朝長公主,突發(fā)昏迷之事若傳了出去,定會引來諸多流蜚語,居心叵測者定會引申至皇室失德,因此決不可大意。蘇巧彤文采譽滿京城,假扮敏兒應可勝任。
蘇巧彤見無可推托,也不再矯情,爽快應下了。
楚錚過來稟報,說竹轎已經(jīng)做好。趙茗前去一看,只見丈余長的轎子由綠色新竹制作而成,中間放置一張簡制竹椅,鋪著幾層被褥,上方用宮廷布幔遮罩,既可遮陽又可防雨。見楚錚辦事這般利落,趙茗心中亦是甚是滿意。卻不知自己是一時糊涂了,竹子通常生長于南方,北方極為罕見,即便在上京城內(nèi)除了皇宮個也只有寥寥數(shù)處才有。京城楚府內(nèi)雖亦有種植,但僅是做觀賞用,自然不可隨意砍伐,眼見再過幾月便是盛夏了,蘇巧彤掛念前世涼席,對竹椅竹具亦頗為懷念,見沁園宮有片繡林長勢喜人,便讓馮遠率人將之砍了大半,準備運回京城用。楚錚見了,想起前世對湖南鄉(xiāng)間旅游時所見的竹轎,因此才向趙茗提出此建議。
檢查了下所需必備之物,趙茗與楚錚等人換上百姓服飾,徐老太醫(yī)亦一同隨行。鷹堂兩侍衛(wèi)常鵬與李任一前一后抬起竹轎,就此上路。途經(jīng)之處,禁衛(wèi)軍均背對官道,無一膽敢回頭,趙茗已下嚴令,如有妄議長公主者,殺無赦,禁衛(wèi)軍長年駐守京城,深知何種情形切不可越矩,個個裝聾作啞當作不知。
常鵬與李任運息于足,穩(wěn)步疾奔,不到兩個時辰便走出五十余里。楚錚見他二人已是汗流浹背,便勒馬停下,自己與另一鷹
劉海上前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