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盂放在一張半米高的小木桌上,周圍散亂的擺放著刷子,棉布,放大鏡之類的工具,第一眼看到缽盂我就知道林瓊為什么要買下來了,缽盂表面上雖然有些銅銹,大部分卻很干凈,不是新東西的那種潔凈,而是自身帶著一種歷史的厚重感,表面上雕刻著梵語,在燈光下真有點發(fā)紫,紋路像是天然生成,遠山,湖面,渾然一體,雖然很抽象,但還是一眼就能看出來。
我對古董不懂行,但也知道是個好東西,風正罡瞇著眼睛圍著缽盂轉(zhuǎn)圈,使得我和李一靈也有時間觀察缽盂,外表真心看不出什么來,我伸頭去看缽盂里面,就見里面飄蕩著一層淡淡的煙氣或者是霧氣,飄飄渺渺散而不聚,卻不飄出缽盂,底部被一張顏色很新的黃符壓著,上面是六字真,字跡有些泛紅,卻不是朱砂,看不出是用什么做染料寫上去的。
奇異的是,缽盂底部有一層水跡,不多,就掩蓋了底部,把黃符也泡在其中,我仔細去感受缽盂的氣息,有慈悲的佛門氣息還摻雜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怨氣,不像是厲鬼身上散發(fā)出來的那種冰寒陰氣,而是更加強烈,力量很強大。
缽盂如此奇異,里面肯定壓著什么不得了的東西,缽盂雖說是和尚吃飯的東西,但也經(jīng)常被用作法器,如果我猜的不錯,缽盂上面的紋路不是天然形成的,應(yīng)該和鎮(zhèn)壓著的東西有關(guān),我正想跟李一靈商量著一下,風正罡哼的一聲道:“我有點眉目了。”
我不明白風正罡為什么說話之前先哼哼兩聲。鼻竇炎還是野豬轉(zhuǎn)世?咋就那么愛哼哼呢?不過這么快就有眉目了,也挺讓我驚訝的。難不成還真有什么大本事?我沒說話,李一靈也沒說話。林瓊微笑道:“那就麻煩風大師了!”
”不是什么大事,里面鎮(zhèn)著邪祟,收了也就是了?!憋L正罡風輕云淡的說了一句,從懷里取出個八卦鏡,亮閃閃的,倒不是地攤貨,看上去有法力波動。
風正罡一指我和李一靈:“你兩個站在我身后,成天地人三才,念誦凈天地神咒!”
所謂的天地人三才。其實就是個三角型,風正罡最前面,我和李一靈在他身后,一個左邊,一個右邊,看似簡單,其實說道還是很多的,所謂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老子也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陣型雖然簡單,但在高手手中,這三才卻代表了天道。地道,人道。
風正罡懂這些。說明不是徒有虛名,但老丫挺的真把我和李一靈當小廝了。語間沒有一點客氣,完全是發(fā)號施令,哥們心里這叫一個膩歪,李一靈卻沒什么表示,站到了風正罡身后,我也無奈的站到了風正罡右邊的身后,等著看他大顯神威。
我以為風正罡會小心謹慎,沒想到老丫挺的念誦了一段咒語之后,用八卦鏡對準了缽盂,他手中的八卦鏡散發(fā)出淡淡光芒,把缽盂籠罩其中,伸手就去抓缽盂里面的那張黃符,我嚇了一跳,畢竟還沒搞清楚缽盂為什么會把人吸進去,就敢伸手就抓?出事了怎么辦?
我急忙喊道:“風大師,缽盂古怪,還是小心點好,不如先搞清楚在行動?!?
風正罡手都快碰觸到水面了,被我一嗓子喊的停住,有些怒容的回頭看我,冷冷語道:“你個小輩,知道些個什么?你以為缽盂真是紫銅的嗎?這是芥子神石打造的,唯有芥子神石才可將人吸入其中,若用強橫外力,里面的活人未免遭殃,只有把封印解了,放出里面的妖怪,再降服了,才能救人!”
須彌芥子的我倒是也知道點,須彌一詞原是梵文音譯,相傳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名山,在佛經(jīng)中也稱為曼陀羅。這個須彌山在佛教中極具意義,它又稱須彌樓、曼陀羅,是古印度神話傳說中的名山。據(jù)佛教觀念,它是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為佛家的宇宙觀。而芥子是芥菜的種子,有白、黃、黑之品種。芥子,極其微小。須彌芥子,偌大的須彌山納于芥子之中,暗喻佛法之精妙,無處不在。
但芥子神石是個什么東西,我就不懂了,聽上去就很高大上,但我還是想勸勸,畢竟這特媽才多大的功夫啊,轉(zhuǎn)了幾圈就動手,也太自大了,我剛想再勸兩句,李一靈道:“浪總,大師道法高深,自有他的道理,你那來的那么多廢話?”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李一靈話里揶揄的意味都多濃了,風正罡愣是沒聽出來,還朝李一靈點點頭,微笑了一下,示意他說的很對,然后李一靈也朝它笑了笑,于是哥們就沒話說了。
“你倆繼續(xù)念誦凈天地神咒,待我放出里面的邪物,就沒你們什么事了?!憋L正罡囑咐完,我和李一靈都念誦驚天地神咒,風正罡比比劃劃的又念誦了一段咒語,八卦鏡對準了缽盂,伸手去抓黃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