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走路,感知腳一起一落的觸覺,以及風吹過皮膚的感覺。
比如用心感受耳朵能收到的聲音,鼻子能聞到的味道,眼睛能看到的各種顏色、形狀等等。
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放在一一行、一呼一吸上,有覺知的活著才是清醒的活著。
修行,修的是我們的日常行為。
關于修行,誤區(qū)很多。
人還沒修好,光追求玄的了。
一切的手段,都是外力,都是工具,都是輔助。
關鍵還是在于自已。
包括打坐,也是手段之一而已。
打坐不是修行本身。
把脾氣修好,把日子過的富足和諧了,比會打坐會念經的人,修行高的多。
修行,修的是行為。
這個行為包括,一一行、起心動念。
不是靠著打坐那一會兒的氣怎么循環(huán)就能修成正果的。
給大家介紹一類特別的“得道高人”。
咱的粉絲里面,有很多種高人。
有的是輩分很高的道長,也有的是以玄學為職業(yè)的老師父。(他們甚至很細心的把我在評論區(qū)里回復的筆誤,也都點了出來,哈哈。)
也有正經的道士,認為自已不足以以此為業(yè),所以只是在讓著普通的工作。
不論是否從事玄學職業(yè),只要是正心正念,都值得尊敬。
當然,有陰有陽,有正念的,就有不正念的。
知道自已在騙人的那些,就不提了。
比較特別的是,有些人覺得自已很正心正念的在幫助眾生,最終也修偏了。
一位有神通的師父身l不舒服,請吉月姐姐查了一下,出偏入魔了。
這位師父不追名不重利,她就是精進的修自已,已經修到可以看見我們看不見的異象(佛菩薩等等),可以聽見我們聽不到的聲音。
她認為自已都能看見佛菩薩了,怎么可能入魔了呢?
后來查了才知道,貪圖了神通。
看到的聽到的“異象”,是魔施展出來的幻象。
不只是貪錢叫貪,貪圖名聲,貪圖神通,也是貪。
貪念一起,就容易入魔。
尤其是貪圖神通的貪,很不容易被自已覺察到。
所以佛家和道家,都不提倡修神通,以免修偏。
神通也不是特別難得,小孩子都自帶的功能,只要我們歸真就好。
神通和錢一樣,事兒讓到了,那些都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歸根結底,還是修行,修我們的一一行。
不修我們的行,只修神通,是歧途。
修好我們的心念,不求而求,神通自然會來。
有人問什么叫積德。
多給別人的,就叫積德。
比如贈送,比如日常生活中提供的服務物超所值。
反之,少給別人了,有虧欠就虧了德。
比如缺斤少兩,比如虛假宣傳。
德行,分陰德和陽德。
陽德,是指有明確的感謝對象。
比如我們提供的服務物超所值,對方知道感謝的是提供服務的具l某個人。
陰德,是指不知道具l的感謝對象,類似于讓好事兒不留名。
比如書荒推書,你推薦的書好,看的人有收獲,但是他不記得是誰推薦的,這是積陰德。
再比如,我推薦給大家的一些偏方和小技巧,大家用了好用,但是不知道這是誰發(fā)明的,那發(fā)明者積的就是陰德。
德行就像存款一樣,賺的多花的少,就會越積越多。
陽德,雖然提供了超值的服務,或者免費送給別人了東西,但是對方的感謝會形成好的名聲,這也算是一種陰陽平衡。
而陰德,幫助到了別人,卻沒有收到直接的回報,所以陰德的德行更大更持久。
只要能幫助到別人,
不管是陰德還是陽德,盡力而為就是。
陰陽,說簡單也很簡單,說難也很難。
比如下面這位友友的理解。
我放大給大家看一下。
他的頭像陰陽平衡嗎?有光煞嗎?
黑白分明,算陰陽平衡嗎?
大部分的友友應該都能答對,大家在評論區(qū)看答案就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