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壓力的原因,要允許別人想要利用捷徑先活下去的不得已。
如果是貪念在作祟,那么就要從根源上解決貪的問題。
因為“去人欲,存天理。”
《道德經(jīng)》講:“反者,道之動?!?
天道,跟人的私欲是相反的。
人越想要的東西,越是得不到。
越想要愛情,愛情越遠離。
只有放下外求,從容地綻放自已,才能吸引愛情的到來。
越想要健康,越不健康。過思傷脾。
只有放下外求,順應(yīng)天時變化讓好自已,才會真的越來越健康。
越想要發(fā)財,越難留住錢。
只有放下向外去追著錢跑的執(zhí)念,把注意力放在自已身上,讓好自已該讓的事情,才會有對應(yīng)的收獲。
這也就是《論語》講的: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
我們?nèi)ァ俺扇酥馈?,別人才會給與我們正向的反饋。
也這就是《論語》所講的: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天道,是在財富、健康、愛情等一切美好事物之前。
我們看不慣的地方,不論是坑蒙拐騙,還是睜著眼睛說瞎話,都是因為他們陷在了“人欲”里。
能“去人欲”的,是君子,是圣賢。
大部分人不是君子,沒能“去人欲”,不也正常嗎?又何必動氣。
他們現(xiàn)在不是,說不準以后就是了呢?
我們以前不也跟大家一樣,都是從最初始的“去人欲”開始修行的嗎?
我們可以從錯誤中走上了提升自已的路,他們可能也可以。
與其向外苛責他們,不如向內(nèi)看一下我們自已可以讓什么,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