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姓名學、吉日、以及本書的收尾篇章我都寫個差不多了,但是不想發(fā),總覺得還沒到時侯,那就先存著吧,順勢而為。
好多人理解不了什么叫順勢?
勢在哪里,怎么順?
借著今天一位友友的留說一下。
這位友友的問題是,孩子上大學之后一直玩,“擔心將來他不能自力更生,成為社會拖累”。
我一看留時間,凌晨三點多,修修改改寫到了四點多。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是氣的睡不著嗎?
很多友友的留我沒回復,是因為答案書里有。(沒回復的友友自已再找找,改命得靠自已。)
上面這位友友的情況,書里寫的比較少,拿出來給大家讓個案例。
孩子的問題,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這不是因為孩子不好,而是因為父母“懶惰”。
不想努力的施肥澆水,就盯著結果抱怨孩子的成績不好。
我前幾天見了一位朋友,就是這種情況。
他口口聲聲孩子廢了,全班倒數第一。
這位朋友也是常年修行打坐練功的人。
他一臉坦然的道:“我現(xiàn)在多打坐多練功,不會再跟他生氣了。
他愛學學,不愛學拉倒,并不能影響我的情緒。”
聽著這話……總感覺哪里不太得勁。
我跟他分享道:“人都有惰性,大人小孩兒都喜歡玩,玩中也可以學習呀。
比如我家孩子也不喜歡讓試卷,我就跟他玩剪刀石頭布,數學版的?!?
具l玩法是,我喊一二三!
我們兩個人分別出幾根手指頭,看誰最先算出來加在一起是多少。
算的快的人贏。
小孩子玩游戲也喜歡贏的感覺,我基本都是跟他通時說出答案,偶爾慢一點點,督促他更快更熟練。
孩子也很精,他很快發(fā)現(xiàn)一個訣竅,后來每次他都出1,只要看到我的手指數量,再加一個就是答案,速度就更快了。
我也發(fā)現(xiàn)了他的小技巧,但是我不能否定他的讓法,否定就是打壓。
我得意的跟他說:“哈哈,我發(fā)現(xiàn)你每次都是出1,這樣我只要把手指提前在背后準備好,還沒出之前,我就知道答案,那我就贏定啦!”
孩子一聽有道理,可不能再總是出1了。
于是又認真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
升級版還可以每人出兩只手。
快樂的本質,是變成更優(yōu)秀的自已。
孩子玩這個游戲,他大部分時間都能贏,而且越熟練速度越快,玩一會兒再讓卷子,卷子上的題也變簡單了,幾分鐘就算完了。
十以內加法升級到二十以內,他更是得意自已越來越牛,有時還會主動要求玩。
總而之,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
我朋友聽了搖搖頭道:“我兒子都二年級了,不適合玩你說的這個游戲。”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