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直在忙,友友們提的好多問題都沒來得及發(fā),今天一起發(fā)一下。
先就著前段時間火阿姨清理的結(jié)果,跟大家說一下“氣”。
為什么心靜的人更容易感知到氣的變化?
《謁金門》里有句詩詞叫:“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心如止水,風來了才能有感覺。
如果心里波濤駭浪,風通樣是“吹皺一池春水”,但感知上不明顯。
心硬的人,也很難感知到。
風能吹皺一池春水,但吹皺不了石頭。
所以,溫柔善良的心,感知力更強。
還有一種感知不到的情況是,卡氣。
比如下面幾種頭像。
這么細的脖子,大家第一眼看,感覺卡氣不?
再者,頭比身子還要大,腦子里的欲望太多太多。
不但卡氣,思緒還紛雜,疊加的阻力很難感知到氣的變化。
修真啊,得放下腦子里的欲望和算計?;貧w本真,感知力才是最強的。
這位友友后面又換了一個頭像。
聊天當時用的是上面的黃色頭像,這是換了之后才截圖的。
這種一塊一塊的頭像,也不是很建議。
各自為政,缺乏統(tǒng)一性,腦子也不容易閑著。
大家看書看到現(xiàn)在,有一些自已的基本判斷了吧。
這種頭像,看起來聚氣嗎?(或者說團結(jié)嗎?)
我們說,人活一口氣。
這口氣,不是讓大家去跟人吵架斗狠,而是讓大家關(guān)注自已l內(nèi)l外的氣機運行。
比如,我們說一個人“硬氣”,氣,可以反應一個人的性格。
再比如說“運氣”,氣,可以反應人的運勢。
再比如,“氣數(shù)已盡”。氣,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生命狀態(tài)。
我們要隨時關(guān)注好自已的氣。
不論是居家風水,還是人l風水,還是跟自已相關(guān)的各種氣場,檢查一下是藏風納氣的嗎?
氣機是流暢的嗎?
生氣或緊張,也容易卡氣,所以情緒也很重要。
我們形容好脾氣的人,用的詞叫一團和氣。
和氣是一團的,是圓圓乎乎的。
脾氣好,可以化煞。
壞脾氣本身就是煞。
正向思維,常懷感恩之心,可以化解自已的壞脾氣。
(注意:修行修自已,是自已要懂得感恩,而不是拿著這句話去教育別人。)
人之所以起情緒,是因為“我”的利益被侵犯了。
如果我們能透徹的理解一切的發(fā)生必有利于我,感恩一切,就沒什么可氣的了。
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一切的發(fā)生,必有利于我。
發(fā)覺曾經(jīng)哪里讓的不好,這也是好事兒。
看不上過去的自已,說明自已成長了。
沒有什么事情,比“成為更好的自已”更值得慶賀。
萬事皆分陰陽。
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絕對的好,或者絕對的不好。
讓一個會感恩的人,感恩一切的發(fā)生。
如果一時還想不明白,可以看一下《生命的重建》。(櫥窗里有)
作者露易絲·海,5歲時遭受鄰居的性侵和繼父的虐待,15歲輟學,16歲未婚先孕并被男友拋棄。
歷經(jīng)坎坷結(jié)婚之后,又被丈夫遺棄。
50多歲時,被確診為癌癥。
但她沒有放棄,她明白,病是情緒的反映,于是開始轉(zhuǎn)念,積極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