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經斯基坐在中間,仿佛十月革命前的列寧附體,發(fā)表慷概激昂的革命演說:“同志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全體蘇維埃的偉大領袖斯大林同志已經回電給我,同意我們發(fā)動全東印度工農起義!現在中國和英荷正在狗咬狗,軍隊都被抽調前往婆羅洲,正是我們的最好機會!看看我們的四周,工人們無家可歸,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殖民者瘋狂掠奪本該屬于人民的財產!這個時候,我們應該主動站出來,承擔起gc主義者的責任,就像偉大的十月革命那樣,推翻殖民統(tǒng)制,建立東印度無產階級專政?!?
煽動性極強的話語引發(fā)強烈掌聲,唯有坐在旁邊的馬林暗暗皺眉。因為他是托諾茨基的追隨者,對維經斯基把斯大林當成唯一的蘇維埃領袖很不滿。但他現在也沒空反駁,畢竟這是東印度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認為內部矛盾可以通過對話和解,目前最重要的是發(fā)動革命。
雖然兩人信誓旦旦一再表示莫斯科將聲援東印度革命,但在場的當地黨人卻還是很擔憂。薩敏是東印度最早的黨人,也是19年前薩敏運動的發(fā)起人,失敗后他被流放至班達亞齊,直到最近才在大家的救助下悄悄回到巴達維亞。經過這么多年反思,他明白武裝力量的重要性,所以非常擔憂手中力量不夠:“馬林同志,維經斯基同志。我們的力量太不足了,如果光靠我們恐怕無法打敗荷槍實彈的殖民者,是否要派人聯(lián)絡伊斯蘭聯(lián)盟呢?”
5年前東印度gc同盟和伊斯蘭聯(lián)盟曾短暫合作,但由于宗教極端分子禁止跨黨,導致黨人退出伊斯蘭聯(lián)盟,從此兩家的關系一直不怎么好。gc同盟看不起極端封閉的伊斯蘭聯(lián)盟,后者同樣不喜歡他們,但現在是發(fā)動全東印度革命的最好時機,就不得不考慮他們了。,
維經斯基卻并不想聯(lián)系極端民族思想狹隘的伊斯蘭聯(lián)盟,說道:“我覺得沒有必要找他們,現在我們有參加過殘酷遠東戰(zhàn)爭的老兵,還有大量工農的支持。最近我們還從日本購買很多武器,已經有足夠實力。”
馬林卻持反對意見,看他眼說道:“維經斯基同志,薩敏同志和東印度同志的意見我認為非常重要。雖然我們和伊斯蘭聯(lián)盟有嫌隙,但大家的本意都是為驅逐殖民者,促成東印度民族獨立。他們也有我們最需要的戰(zhàn)斗人員,為何不試著去化解呢?”
“馬林同志,他們的思想和gc主義格格不入,讓他們加入是錯誤的決定?!?
“為了民族解放運動,我認為所有內部矛盾都可以先放在一邊,相信他們也是這樣認為的?!?
見兩人爭鋒相對,薩敏等當地黨人害怕吵起來,另出主意道:“那能不能聯(lián)絡華人或者日本人呢?他們在這里都有大量僑民,同樣受殖民者的壓迫?!?
馬林說道:“我和維經斯基同志已經與華人民主黨取得聯(lián)系,他們愿意在經濟上支持我們的獨立運動,但現在他們和英荷對峙,恐怕沒有多余精力。至于日本......我認為他們可以加入進來,但不是現在。”
“那就糟糕了。雖然荷蘭士兵都去增援西婆羅洲,但巴達維亞還有大約1500士兵和800警察,英國人的軍艦也在外面,我們的力量嚴重不足。”薩敏分析道:“我們觀察過,要想成功就需要先攻打下要塞和警察局,占領總督府,這些都是防衛(wèi)森嚴的地方,需要更多力量加入!”
維經斯基也知道困難,他現在能依靠的就是當年隨同舒米亞茨基一起戰(zhàn)斗,從遠東撤到這里的一百多老兵,這些老兵戰(zhàn)斗力可以保證,但人數卻太少。外有英國艦隊,內有大約一萬多敵視和帶槍的歐美僑民,所以還真是力量不足。馬林看出他的想法,站起來堅定地說道:“維經斯基同志,你去聯(lián)系民黨詢問他們和巴達維亞的談判怎么樣了,順便看看能不能得到支持。我和伊斯蘭聯(lián)盟比較熟悉,就由我去泗水請他們拋開成見加入革命運動。”
維經斯基見說不過他,只好先同意如果伊斯蘭聯(lián)盟愿意拋棄成見就讓他們加入,然后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巴達維亞軍事布防圖,和大家詳細研究發(fā)動革命的步驟和時間。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