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想從幾個點來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首先,就新聞媒體這個領域而,我認為,省里把大量的資金和資源砸在了只在本省有限一些人有限影響力的所謂的融媒體機構的身上,是有些浪費的。
當然,我知道,省里這樣做有省里的考慮,甚至包括一些人員的安置考慮,等等。
但是,恕我直,這種投入與產出相差巨大。
相反的,我們省里排名前3的自媒體人,隨隨便便拿出一個人,他們能夠影響的流量和人群都遠遠超出了這些所謂的媒體機構。
因此,哪怕省里撥出1%甚至11000的資金來資助或者扶植這些自媒體,通過統(tǒng)戰(zhàn)或者聯(lián)合等方式,讓這些自媒體人變成愿意傳遞正能量的自媒體人。這樣做只要成功了,那么,正能量的聲音就會擴大好幾倍甚至很多倍。
當然了,我的意思并不是說,這些自媒體人都是香餑餑,而是其中有一些真正的充滿了正能量的自媒體人,他們才是我們志同道合的伙伴。
而且,我們現(xiàn)在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所面臨的嚴峻的問題,并不僅僅是我們的是音量不夠高的問題,而是大部分的掌控著新聞流量的平臺,是被資本控制的,而不是被我們省里所掌控的。
而最為嚴峻的形式是,控制這些大型流量平臺的資本以外資為主。
雖然在表面上,這些平臺都會在一些險要的位置放置一些貌似講政治的新聞,但實際上,這些平臺通過大數據技術以及各種推薦機制,往往會將一些負面信息十分隱蔽的,十分個性化的推送到每一個網民的手機上。
這種平臺信息技術的先進性與我們在管理上的滯后性形成了十分尖銳的矛盾。
這也是為什么,每逢我們國家面臨大事的時候,就會有一大批的負面信息集中的在各大平臺上展示甚至是大規(guī)模的推送,進而引發(fā)大量的負面的效果。
所以,我認為,如何加強對這些由外資所控制的大型流量平臺的技術管控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絕對不能讓這些平臺成為老美和西方第五縱隊操控我們輿情的工具。
柳浩天站在那里侃侃而談,此時此刻的他已經進入了狀態(tài),他忽視了周邊所有的一切,不管是人還是場景,不管是動態(tài)的還是靜態(tài)的,這一刻柳浩天的眼中只有苗德全一個人,而且在柳浩天的眼中,苗德全也只是一個自己表達自己想法和觀念的拾音器罷了。
柳浩天接著說道:我認為,除了新聞平臺這個因素以外,我們在影視甚至是小說等領域,應該倡導主旋律創(chuàng)作,但是,這個主旋律創(chuàng)作絕對不是那種高大全式的人物,高大全的故事,而是要接地氣,要讓大多數的老百姓所喜聞樂見。
為什么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能夠感動千萬人為什么那么多獲得各種各樣獎項的所謂的主旋律的影視劇或者文學作品,文藝作品,卻少人問津呢
苗書記,您想想看,不管是一種什么類型的文藝作品,如果他被1億人看過所產生的影響力大,還是被100個人看過所產生的影響力大
說到此處,柳浩天的發(fā)戛然而止:苗書記,我今天就說這么多,我知道,現(xiàn)在我的情緒有些激蕩,甚至我剛才發(fā)中的某些觀點可能會有些偏激,但是,我想要說的是,我所說的這一切只是站在我一個略微有些憤青的年輕的處級干部的視角來看待這些問題,我之所以要將這些問題向您反饋,是因為我認為這些問題只有以您的身份,才能擁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和能力。
我只希望我們整個中華民族越來越好,我希望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能夠盡快實現(xiàn),我愿意為此而奮斗一生,哪怕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因為,我是一個華夏人!
會場內,寂靜無聲。
所有人全都在沉默。
誰也無法預料,柳浩天說完這番話之后,苗德全是否會像火山一樣爆發(fā)。
此刻,苗德全的臉色異常陰沉,眼神犀利而嚴肅。
沒有人知道他的心中在想著什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