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安夏這兩日都是和母親住在寺里,是東蘺送來了幾個姨娘的來信。
信里凄凄慘慘,哭聲一片,主打一個求海晏公主做主。
時安夏得知她蠢爹干的破事兒,一時腦門子都疼了。其實前世,她就最不喜歡處理她蠢爹的事兒。
這蠢爹!怎么說呢!壞得不徹底,但蠢得徹底。這種人最難收拾!
且,還是親爹!
別說什么弄死算了的話,畢竟是親爹,弒父會遭天打雷劈。
棘手啊!
時安夏默了片刻,母親,我倒是有個不算主意的主意。
唐楚君問,什么夏兒你說。
時安夏道,您把和離的事公開了吧,讓整個溫家都知道這事。溫家知道了,估計甘州那圈子也就都知道了。只是這樣一來,您在京城可要被議論了。
議論就議論吧,這事兒遲早是要公開的。唐楚君不解,光是這樣,也治不住他啊。
時安夏沉聲道,以冒充朝廷官員,謊傳圣上口諭、冒犯天子為由,當眾把父親抓起來,再嚇嚇他。父親膽兒小,估計能消停一陣。咱們到時假裝救他,找個地方把他圈禁起來養(yǎng)著就行。經(jīng)此之后,很多人就不會在他身上浪費精力了。
唐楚君點頭,女兒你說了算,只是……
你擔心那幾個姨娘和她們的子女時安夏笑,母親仁慈啊。
唐楚君想了想,正色道,也不是擔心,就是想著,大家都是女子,生活本不易。
她便是想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渾渾噩噩生活著,以前我是主母的時候,也沒給她們帶來什么好處,反倒是被溫姨娘暗里搓磨。如今她們寫信來,字字句句都是想念,其實哪里是想念我實則是想念京城的日子,希望兒女能在京城落腳。甘州那種地方,原本就不是她們的家,哪里會有歸屬感只要她們本分一點,不作妖,給其一條生路,權當是認識一場的緣分。
時安夏其實讓那一大家子遠離京城去甘州也只是權宜之計,那時候不知道皇太后一黨什么時候才能除掉,是以含糊歸期。
其實她那蠢爹但凡過去后老實點,足不出戶,不惹事,不顯擺,很快就能回京城。
這才過去多久他又在新的地方作死。
時安夏道,那就把子女都接回侯府來教養(yǎng)吧。愿意離開父親的姨娘,讓他發(fā)放妾書給人自由,先和韓姨娘住一起。讓韓姨娘帶帶他們,自己做點生意,就能養(yǎng)活自己。不愿意離開的,就讓她們跟父親一起圈禁起來。
唐楚君將那信又重頭看了一遍,還是忍不住拍在桌上,對他仁至義盡了!
轉天,新一期《翼京周報》上面刊登了一則很稀奇的申明,是建安侯府世子的父親時成軒與母親唐楚君因種種原因和離,此后雙方婚喪嫁娶,互不干涉。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