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左右看了看,把她拉到廊廡,低聲道:昨日你走了,我又去貢士所打聽了打聽,可巧撞上晏家三公子的丫鬟了,說是他家公子將玉印落在此處,她特地過來取。
昨日
依現(xiàn)有的眉目來看,晏子是今早才知道晏家有枚玉印落在了貢士所。這是哪里來的丫鬟,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周萍道:那枚玉印不是被你取走了么,我就跟她說,晁清失蹤了,衙門要查這案子,收走了證據(jù),她若要玉印,只能兩日后來京師衙門。
門。
蘇晉問:她愿來嗎
周萍道:她說明日脫不開身,等后一日,她天不亮便來。
周萍看蘇晉沉默不語,又道:我覺得這丫鬟行事蹊蹺,便記下她的模樣,等楊大人回府,可向他打聽打聽此人。
蘇晉搖頭道:不必,我已知道她是誰了。
晏太傅只得一妻四子,大公子二公子皆不在京師,除了三公子晏子,平日在府里的,倒還有一位被人退過三回親,正待字閨中的小姐。
晏氏玉印只傳嫡系,既然三位公子都騰不出空閑,那當日將玉印落在貢士所的,只能是這位聲名狼藉的晏大小姐晏子萋了。
翌日去上值,衙署里無不在議論仕子鬧事的,瞧見周萍來了,忙抓著往細處盤問。
周萍一一答了,末了道:春闈的主考是裘閣老,公允正直天下人都曉得,落第滋味是不好受,任這些仕子鬧一鬧,等心平了,氣順過來也就散了,并不是甚么大事。
劉推官哂笑道:眼下也就周通判您心眼寬,豈不知昨日夜里,都察院來人請楊大人喝茶,就為這事,議了一夜還沒回來。
周萍一驚:都察院也管起這鬧事的仕子來了
劉推官道:你以為落第是小事上前年,渠州的高大人被調(diào)進內(nèi)廷,就因乙科出身,里頭的人都不拿正眼瞧他,前陣子受不了干脆致仕了。
說著,又掃一眼角落里抄狀子的蘇晉,不信你問他,他倒是甲科出身,當年還是杞州解元,二甲登科的進士,而今屈于你我之下,怕是這輩子都要不甘心才是。
周萍板起臉來:義褚兄此差異,百里奚七十拜相,黃忠六十投蜀破敵,時雨年紀尚輕,日后作為尤未可知。
劉義褚道:你就愛說教,他是得罪了吏部的,不再遭貶謫已是造化,還盼著升遷
周萍還欲再辯,那頭蘇晉已抄完狀子,呈到劉義褚跟前,一本正經(jīng)道:大人說笑了,下官心無大志,只愿茍且,此心安處即是吾鄉(xiāng)。下官在衙門里呆著甚好,只要劉大人肯通融,準下官時不時去外頭打個尖兒便好。
劉義褚斜乜著她:怎么,去外頭野了兩日還不夠,又要出去
蘇晉道:是,有點私事,申時前便回。
劉義褚嘴上雖沒個把門,對底下倒還寬宥,深諳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門道,于是道:你盡管著去,要是被孫老賊活捉了,也不必跟本大人求情,本大人是不會管你死活的。
蘇晉方出衙門,就聽身后周萍喚道:時雨,且等等我。
蘇晉詫異道:你怎也出來了
周萍回頭望了眼府衙,嘆氣道:劉義褚說話不過腦子,我不愿與他一處呆著。一頓,又問:你這是要上貢士所罷正好,我也是要去的。
周皋有個原則,跟劉義褚敘話,只撿輕巧的說。
早上提及落第仕子,他面上不以為然,心里頭卻是沒底的。再思及那群鬧事的將散之時,跟他撂話說走著瞧,滿肚子愁悶簡直裝不住,一路走,一路跟蘇晉倒苦水。
蘇晉道:你這是咸吃蘿卜淡操心,春闈又不是京師衙門操辦的,哪怕事態(tài)鬧大了,皇上要問責,上頭還有內(nèi)閣,禮部頂著。
周萍郁郁道:雖是這么個理,但我仍要去貢士所瞧一眼的,只要今日禮部能平平安安地將杏榜上各位老爺請進宮,明日唱了臚,封了官,我這顆心就能歸到肚子里了。
說話間已至貢士所,武衛(wèi)查過官帖,入內(nèi)通稟,不稍片刻,許元喆便急匆匆地出來了,一路走還一路急問:蘇先生,可是有云笙兄的消息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