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試開始。”
隨著這一聲開始,三個小組便快速的開始查看患者病情。
“第一個,體熱鼻塞,咽喉紅腫,痰濃舌紅,熱寒之癥。
勞煩周兄記下病癥?!?
劉家銘剛伸出手,準備給病人把脈,楊小天在邊上已經(jīng)說出了病人的癥狀。
“這個是心悸氣短,陰虛五熱,舌光無苔,乃氣虛所致?!?
同樣的,李光武剛示意一位病人張嘴,楊小天便隨口說出了病人的癥狀。
見此情況,幾人干脆拿著本子在邊上記錄。
......…
第七個......…
第十三個......…”
快,實在是太快了,都是一些普通的癥狀,楊小天只是從患者的面部神色及呼吸就準確的說出了患者的病情。
偶有稍重者,也只是快速的將雙指搭于脈搏之上,就十幾秒的時間便說出癥狀。
再看南朝東醫(yī)代表,他們卻是自診自記,速度也是不慢,竟比這邊還要快上一些。
而東洋漢醫(yī)代表這邊速度同樣很快,幾乎和南朝東醫(yī)相當。
看著兩個小組已經(jīng)比他們領(lǐng)先,楊小天這邊負責記錄的人臉上都能看見豆大的汗珠。
臺上的所有長者全都是神色緊張的看著這一切,盡管已經(jīng)落后,在這個時候卻沒有人敢出打擾,況且都是自己的兒子孫子,對中醫(yī)的造詣有多深,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也怪不得楊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