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島是耽羅島城山日出峰對面的一個小島。因為遠看形狀像一只臥在地上睡覺的黃牛,所以才會被稱為牛島。因為牛島和耽羅島之間形成了一段距離并不遠的海峽,所以這里的水文條件比較奇怪。在全羅水軍的輿圖上也有注明。牛島海峽中的洋流速度快,而牛島外圍的洋流速度慢。會形成明顯的差異。晉軍想將戰(zhàn)場布置在牛島的目的就是,既然全羅水軍想打包圍戰(zhàn),他們的艦隊必定是用橫陣過來,然后才能像大鵬展翅一樣將自己合圍。但是如果是將決戰(zhàn)地點選在牛島,就會有一個非常有利的隱蔽因素,自己可以預(yù)先埋伏十艘鳥船在牛島的背面作為殺手锏。就如同刺客一般。剩下的鳥船作為誘餌,故意讓敵軍的主力艦隊包圍,金載圭欺騙了南炳赫,讓他以為自己的艦只火力和他們差不多,孰不知,自己全部裝備了大將軍炮,到時候會將他們打得抱頭鼠竄。這樣一來,他們還沒貼過來,就要承受巨大的損失。陣型一定會大亂。而十艘鳥船的突擊隊,可以利用牛島海峽洋流快的特點,突然高速穿插到敵軍的側(cè)翼,牛島寬度不過二三里。新軍新鑄炮法鑄造的大將軍炮的極限射程是四里。
從牛島海峽穿出之后,可以立刻轉(zhuǎn)向直插敵軍北陣,他們的的艦隊根本就來不及變陣,十艘鳥船火炮齊射,務(wù)必將敵軍北陣艦只全部摧毀。最可怕的是晉軍還有秘密武器,新軍的飛雷炮每艘鳥船都攜帶了兩門,艦首艦尾可以放置一門,作為近戰(zhàn)的極限防御火力。敵軍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會遭受雷霆打擊。況且海上用的飛雷炮炮彈和陸地的包裹材料不一樣,水師用的全是牛皮涂桐油曬干后制成的防水布包裹的火藥彈,不像陸地上,牛皮紙和麻布就可以了。這樣的炮彈甚至落在海面上之后還有浮力,可以漂浮很短的時間,在海面上也能爆炸,是真正的大殺器。同時,也是整個戰(zhàn)役中最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金載圭也會和南炳赫一起出征,他將會在正西方向的龜船之上。自己不能誤傷他,而且最重要的要給他創(chuàng)造機會,將剩下的艦只帶回去,這樣他就能撈到一份功勞,而責(zé)任自然是南炳赫來背,南炳赫一死,全羅水師群龍無首,金載圭有功,只要他能主動投靠上面,相信他當(dāng)上統(tǒng)制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晉軍的嘴角泛起一絲冷笑,螳臂當(dāng)車不自量力,好,既然敢來,那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將軍,將軍,王上的虎符到了,準(zhǔn)許咱們出兵了?!眰餍疟w奔進全羅水師大營。這么多天,南炳赫早就憋了一股氣,特別是金載圭出謀劃策之后他對一舉全殲這一大股海盜,立下大功充滿了信心,在他看來,坐擁強軍,又有不錯的方略,沒有理由失敗。
六月二十五日,全羅水師揚帆出發(fā),直奔耽羅島而來。按照南炳赫的設(shè)想,從木浦軍港出發(fā),到達耽羅也就是三五日的事情,戰(zhàn)斗一天就能解決,呵呵,七月到來前拿下這份功勞。
海風(fēng)拂面,**附近的海域和吳淞口那邊完全不一樣,因為長江黃河中攜帶的泥沙的沖擊,所以大明附近海域都是一種土黃色,所以叫黃海,而到**這邊就要好很多,海水又恢復(fù)了深藍色,一艘鳥船上,晉軍負手站在瞭望臺的欄桿邊,感受著海風(fēng),還好今天吹的是北風(fēng),等下?lián)P帆撤退的時候是順風(fēng)。比較有利于甩開他們,龜船的自重比較大,而且因為本身的設(shè)計問題,非流線型的船體,即便是滿帆,速度也不會多快,自己清一色的鳥船,肯定比他們的速度快很多。全羅水軍軍中肯定也有快船,可是為了掩護陣中的龜船,不會擅自脫離陣型。雖然海戰(zhàn)中陣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戰(zhàn)爭不能一味的墨守成規(guī)。全羅水軍的思想還停留在幾十年前,依靠陣型取勝。而新軍已經(jīng)是一支思想革新的軍隊,在戰(zhàn)術(shù)方面的表現(xiàn)尤其強烈。只要能擊敗敵人,就要用盡一切對自己有利的戰(zhàn)術(shù)。
“將軍,首艦發(fā)信號了?!辈t望臺頂端的傳令兵喊道。青弋軍的配置是相當(dāng)豪華的,每一個瞭望臺的傳令兵和每一艘艦的艦長都配備了一個千里鏡。比起純?nèi)庋塾^測,他們的準(zhǔn)確度自然要高很多。四十艘鳥船排成菱形,以最前面的一艘鳥船為斥候,前方令旗揮動,后方的船只負責(zé)向更后方的船只依次傳遞信號。晉軍展開千里鏡,果然,信號一艘接一艘的傳遞過來。意思只有一個,前方發(fā)現(xiàn)敵軍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