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破奴軍主力攻入遼東腹地破奴城東面軍事壓力驟減,破奴城地域守衛(wèi)主將盧象升開始把主要兵力投放在寧遠城和殺狼溝附近。在破奴軍中白骨營算是成分比較復雜的戰(zhàn)兵營,破奴軍老將領們一般都不愿意到白骨營來當主官。大明萬全都司原參將常亮,自從投靠破奴軍以來被張大帥到處調來調去,最后調入白骨營當了協(xié)統(tǒng)。常亮當上白骨營協(xié)統(tǒng)以后心情好了許多,從這點上看官職雖然不如大明,但張大帥終于將他當成了自己兄弟。特別是破奴城宣慰使司同知盧象升,任命常亮駐防寧遠,并派遣張大帥的兒子張尚武協(xié)助,更讓常亮感動不已。別看常亮為張大帥和盧象升的信任所感動,他這個大明武將出身的破奴軍將領心理負擔極重。
在常亮看來,破奴軍主帥張平安不但在戰(zhàn)場上算計敵人,發(fā)起狠來連自己兄弟一起算計。都統(tǒng)領魯?shù)勉y算是跟隨張大帥最早的將領,在陷入張大帥家繼承人漩渦太深,最后連全家人的性命都折損了一多半。張尚武來常亮部協(xié)助作戰(zhàn),真把常亮給為難地要死,直到盧象升專門寫信給常亮他才回歸正常。盧象升在信中坦,闖軍即將進攻大明京城,大明官軍即將入衛(wèi)京城勤王。駐防山海關的吳三桂是不敢出兵襲擾寧遠破奴軍,因而張尚武在寧遠既能歷練又沒太多危險。這時協(xié)統(tǒng)常亮才真正放下心來,他指派張尚武負責轉運海上物質。留守破奴城的同知盧象升最為忙碌,他每日不但要巡查城防和調撥前線物質,還得時刻留意大明朝廷的動向。
從盧象升內心上講,他一直都不認同張大帥對大明朝廷的態(tài)度,可現(xiàn)實太殘酷盧象升即便是想幫助大明朝廷也沒有充足理由。畢竟崇禎皇帝暗地里指派錦衣衛(wèi)參與到破奴軍內部謀逆爭斗,主帥張平安與大明朝廷處于決裂邊緣,張平安的態(tài)度決定了破奴軍和破奴城宣慰使司的走向,一般人誰也不敢為大明朝廷說話。盧象升與其他人不同,雖然大明朝廷虧待于他,盧象升還是拿起筆來給張大帥寫信,希望白骨營能入關勤王幫助大明朝廷守衛(wèi)京城。盧象升的這個請求很快得到了張大帥的回應,張平安在前線繁忙之中特意回信。張平安感慨盧象升為人忠義,他請盧象升上表大明朝廷希望破奴軍入關勤王。只是張平安的這個彎轉得太急,以至于盧象升根本就不相信張平安變得如此仗義。
盧象升從張大帥的回信中讀懂了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在不調動白骨營的情況下從其他地方調兵準備勤王。不管張大帥內心真實想法如何,但張平安這個表態(tài)讓盧象升還是看到了解決大明危機的希望。盧象升以破奴城宣慰使司同知的身份上了一道奏折,希望破奴軍能得到大明朝廷勤王調兵公文。盧象升還在寫奏疏時,身處遼東前線的張平安開始為下一步進攻做準備。雖然張平安對參謀長古新耗費錢財?shù)膽?zhàn)法很是氣憤,但古新抓住了張大帥的一個弱點,那就是希望打仗時自己兄弟少傷亡。因此,張平安在發(fā)泄完心中怒氣之后選擇了妥協(xié),他下令隨軍工匠打造引爆敵人地雷的火藥箱。
其實這個火藥箱做法也不復雜,破奴軍以前攻城時用決死戰(zhàn)車就可以參考。五十斤火藥裝在鐵皮箱內,底部用木板封住不覆鐵皮保證炸藥向下爆炸。只是在安放鐵皮箱時上面要覆蓋重物,才能保障爆炸瞬間火藥沖力向下。破奴軍隨軍工匠日夜趕工,一天時間就做好了三百多個鐵皮箱。這邊工匠們在做鐵皮箱,破奴軍親衛(wèi)營將士們在教導羅斯戰(zhàn)兵使用手雷。掏地堡可是一個技術活兒,從經驗上講破奴軍還是頗為豐富,但實戰(zhàn)是要死人的只能用仆從軍先去探探道。破奴軍第二次試探進攻采用突厥奴兵和羅斯仆從軍混編,后方有趙光明部戰(zhàn)車營跟進支援。趙光明部除了戰(zhàn)車還有鬼刀隊,有他們配合羅斯仆從軍上前線獲勝的把握自然大了許多。
戰(zhàn)鼓雷鳴在戰(zhàn)場炸響,三百輛破奴軍戰(zhàn)車布滿正北大營之外,六千鬼刀隊整齊地列陣于后,三百門五斤和八斤火炮進入陣位,四百弩炮箱車側板打開炮口正對敵人防線。七千畏兀爾仆從軍身邊堆滿土袋,他們將填平前進道路上陷坑。羅斯仆從軍戰(zhàn)兵們個個精神飽滿,許多人懷里還揣著兩個大手雷,與之相對應的突厥奴兵則滿臉哀愁,他們?yōu)榻裉爝€能不能從戰(zhàn)場活著走回來而憂心忡忡。三聲號炮轟鳴,引發(fā)羅斯仆從軍一陣吶喊,海潮般奔涌的人流撲向了一里多外的大清陣地。首先對敵展開炮擊的是弩炮和戰(zhàn)車,開花彈幾乎都是凌空爆炸,將暴露在烽火墩外面的弓箭手和觀察斥候炸死無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