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嶺大土圍子里青壯死傷慘重,一個剛剛失去父親的十二歲孩子周二崗和母親一道上護墻收殮父親的遺體。他父親是中箭而亡,這個沒見過世面的孩子看到了護墻下一個帶有兇惡面甲的破奴軍戰(zhàn)馬后掛著弓弩,當即認定這就是害死他父親的仇人。周二崗這個孩子年級太小搬不動守墻用大石,他找了一個比拳頭略小的石頭扔向這個破奴軍把總。這事情就那么巧,這個石頭正好砸在這把總的面甲上。畢竟是高處拋下來的石頭,一下將這個把總砸得頭往后仰。他后仰過程中下意識地猛提馬韁,戰(zhàn)馬被勒得生痛一聲長嘶不由地前蹄高企。
后方準備撤離的破奴軍沒看清整個事情經(jīng)過,從不吃虧的破奴軍從戰(zhàn)馬反應上判斷自己人遭到了來自護墻上攻擊。任何敢于攻擊破奴軍的人,都將付出沉重代價,于是號手吹響了聚兵備戰(zhàn)的號角。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連統(tǒng)領田鵬都有些發(fā)蒙。破奴軍一旦聚兵備戰(zhàn)聲勢震人心魄,一隊隊騎兵再次匯集在布滿死尸的血腥戰(zhàn)場。雖然大明官軍名聲不好,百姓一般對官軍都有極大地戒心,前來救援的破奴軍很顯然也在防范之列。剛才這個叫吳鋼的把總送銀子的舉動,就引發(fā)了護墻上百姓們疑慮,他們懷疑破奴軍或許像官軍一樣騙開寨門再行劫掠一事。
盡管大明都在傳華國公這人對百姓很好,可官軍還說自己愛民如子呢,結果盡干些傷天害理之事。只是人家破奴軍確實正在退兵,破奴軍幫助光頭嶺百姓們逃脫了被屠殺的命運,又沒有行劫掠的事實,自己這方主動挑事破奴軍要借此**光頭嶺至少出師有名。大明百姓本性淳樸膽小,要不是被逼得沒有活路也不敢招惹闖軍,這下倒好,他們惹上了比闖軍更加兇悍的破奴軍。幾個村莊耆老、鄉(xiāng)紳一商量,孩子不懂事他們可不能不懂事,他們讓人將惹禍的周二崗捆綁住用吊繩放到墻下任由破奴軍處置。
他們還推選出周家莊鄉(xiāng)紳周國棟為主事人,在護墻上與破奴軍交涉,希望借此平息破奴軍的怒火。周二崗剛剛被用繩索吊到護墻下,就見剛剛被石頭砸中的破奴軍一提韁繩拍馬而至。把總吳鋼銀色骷髏面甲散發(fā)駭人銀光,他拔出戰(zhàn)刀對準這個孩子一探身揮刀劈下。破奴軍把總斜身劈砍這個嫻熟的動作,讓城墻上所有瞬間閉眼,他們不想看眼前的血腥,周二崗的母親更是在這一剎那暈死過去。護墻下就聽得吳鋼快意地笑聲,隨后馬蹄聲漸遠,當護墻上百姓再探頭向下張望,只留下呆呆站立在護墻下嚇出尿來的周二崗。只是這個孩子完好無損,他身上的繩索斷成數(shù)節(jié)散落在腳邊。
隨著破奴軍把總吳鋼遠去,集結的破奴軍再次撤離戰(zhàn)場。破奴軍主將田鵬帶著五個騎兵護衛(wèi)緩馬來到北護墻,在離護墻二十丈遠田鵬翻身下馬獨自走到護墻前五丈,他對著護墻上一拱手道:“在下破奴軍一等統(tǒng)領田鵬,受華國公指派前往太原解圍。我軍行進至此間見闖賊為害鄉(xiāng)里出手剿滅叛賊,只是我破奴軍來遲一步讓鄉(xiāng)親們受驚了!”
田鵬語平和,他既是破奴軍高官又孤身一人前來表明他的善意,護墻上耆老周國棟不由得感動流淚回道:“華國公仁義傳遍大明,其麾下破奴軍軍紀嚴整,過境不犯秋毫可堪稱岳家軍再世。今,我莊小兒周二崗冒犯軍威,卻得貴軍寬容我等感激涕零!破奴軍解救此地百姓危難無以回報,老朽周國棟為貴軍籌得軍餉五千兩白銀,請將軍笑納!”
耆老周國棟先是給破奴軍帶高帽說好話,人家岳家軍可是聞名百世的典范,他這樣抬舉破奴軍就是想早點把田鵬他們打發(fā)走。畢竟傳有太多虛假成分,這大圍子里有近萬百姓,周國棟也不敢拿家人生命冒險。田鵬看到答話老人身穿藍色棉袍,頭戴雙翅烏紗黑帽,帽前外鑲一塊白玉,是大明典型有功名之人打扮。田鵬再次拱手謝道:“感謝鄉(xiāng)親們厚愛,我華國公嚴令破奴軍將士騷擾大明百姓,破奴軍軍規(guī)不得在大明境內收受百姓一文饋贈。呵!呵!我破奴軍不要軍餉,只想請莊內十個熟悉地形的鄉(xiāng)親幫忙帶路。只要我破奴軍到達太原城,即可將這些鄉(xiāng)民護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