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相隔不過是三里,其實盧象升陣中的大將軍和紅夷大炮已經可以夠到,但是盧象升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將距離再放近一些,畢竟天雄軍炮手的射擊效率沒有青弋軍的炮手高,所以要盡量提高準確度,保證每一發(fā)炮彈都能殺傷敵人,而距離越遠,炮彈彈著點的準確度肯定就越低,這一點即便不是炮兵出身的盧象升自然也很清楚,所以天雄軍設定的打擊線是二里,等到蒙古士兵殺進二里的范圍,再開炮。
芒格勒和蒙兀一左一右,帶著兩個千人隊分別出擊,兩千人人數(shù)不來就不多,更要分開行動,對面的軍隊以火器見長,而對付這時候的火器的最好方法就是將陣型盡量散開,這樣可以抵消一部分炮彈和銃彈的殺傷力。兩千人的隊伍比較分散,反正也不是真正的去進攻,只是為了試探,陣型在這里顯得并不那么重要。
“放!”隨著騎兵隊進入二里的范圍,沒有懸念的,天雄軍的炮手立刻開炮,這也是新軍和舊式軍隊的不同,舊式軍隊是聽令開火,而新軍是設定了射擊線之后,只要進入指定位置,即可開火,這充分給了中下級軍官極大的自主權力,將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出來,劉毅知道,不想當**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要充分挖掘每個士兵,軍官的才能才可以,就算是拿破侖,也是從一個炮兵上尉一直干到了皇帝。所以和舊式軍隊的死板教條不同,新軍充分的開放上升的渠道,只要你在戰(zhàn)場上發(fā)揮的好,那么晉升的道路就會對你敞開。
大將軍炮和紅夷大炮相繼發(fā)威,中型佛朗機也是躍躍欲試,五斤到兩斤不等的炮子從炮**出,熾熱的炮彈旋轉著打入了兩千騎兵的陣中,噼里啪啦的瘆人聲音響起,那是人體骨骼和戰(zhàn)馬骨骼折斷的聲音,為了取得良好的射擊效果,仿照青弋軍的作戰(zhàn)模式,天雄軍的火炮是交錯射擊,先打一輪實心彈,再打一輪開花彈。交替射擊的效果非常好。
戰(zhàn)馬的悲鳴聲不斷響起,蒙古騎兵被瞬間打翻了上百人,胯下的戰(zhàn)馬被實心彈打的骨斷筋折,慘叫著將背上的騎士甩飛,尚未落地的騎士很快就被身后的同伴給踩成了肉泥,芒格勒和蒙兀緊緊的藏身在馬腹之下,他們使出了倒掛的絕技,對方根本看不見馬上有人。自然也就會忽略他們這邊,以為那是無主的戰(zhàn)馬,身后幾個騎兵也想仿照芒格勒和蒙兀,來上一個倒掛金鉤,可是幾個騎兵年紀大了,臂力大不如前,剛剛想要翻身到馬腹下,結果不幸脫手,整個人一下子摔到了地上,被戰(zhàn)馬的四蹄踩過,當場將肋骨踩得全部折斷,口噴鮮血而亡。僥幸未死的騎士發(fā)出厲聲的慘叫,但是很快被轟隆轟隆的馬蹄聲掩蓋。
實心彈剛剛打過,緊接著,駭人的炮聲又是響起,天雄軍的炮手雖然趕不上青弋軍的射速,但是比起其他各地的明軍來說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射速了,又一輪開花彈落在了陣中,轟轟轟,隨著炮彈的爆炸,無數(shù)的破片飛濺,陣中騰起陣陣血霧,很多人身上一瞬間冒出大量血洞,離爆炸點近的士兵干脆連人帶馬被炸成了碎肉,這些開花彈同樣是青弋軍提供的絕殺利器,雖然大明此時很多地方軍也裝備了開花彈,但是因為手工工藝的原因,很多開花彈只能碎裂成幾瓣,十幾瓣,甚至有的開花彈干脆只能炸成兩瓣,效果并不好。而青弋軍的開花彈經過制造總局的改良,增大了裝藥量,將外面的鐵殼做的更薄,并在上面刻上紋路,人為的將鐵殼劃分成小塊,便如后世的手雷一般。經過總局的無數(shù)次試驗,最終是在裝藥量和鐵殼的厚度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點,將開花彈的殺傷效果最大化。所以當蒙古士兵們碰到威力如此巨大的開花彈之后,陣后的土謝圖產生了一陣恍惚,這支新軍究竟是不是以前碰到的那支,為什么他們火器的殺傷力同樣都是如此巨大?,F(xiàn)在土謝圖的腦子有些發(fā)懵,觀察剛才對方射擊的速率,好像比以前碰到的那支軍隊要慢,讓他更加堅信了自己的判斷,這支部隊就是天雄軍。可是隨著炮彈爆炸,前鋒的騎兵死傷枕籍,他又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是否準確。但是不論土謝圖如何想,兩千騎兵在遭受了炮彈的洗禮之后,還是沖進了一里的距離,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死神的鐮刀才剛剛揮起。
受到青弋軍的巨大影響,天雄軍的戰(zhàn)術跟青弋軍非常相似,那就是盡可能的用火海對人海,用火器優(yōu)勢抵消對方的騎兵和人數(shù)優(yōu)勢,用領先對方的技術來對敵人進行碾壓,簡單來說,劉毅給了一個總結,那就是用鐵與血的較量,看看是他們的銃彈硬,還是敵人的胸膛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