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江東四大家族對這支軍隊的影響力很深,可是司馬晞對軍隊的掌控力也就越來越強,同時司馬晞又把他的五百重裝步兵和五百名騎兵摻入新軍之中,充當基層骨干,又把將不聽話的將領(lǐng)慢慢地或裁汰或調(diào)任,逐步地換掉了十七個營的領(lǐng)兵校尉,重新調(diào)整之后軍隊的指揮便越發(fā)順暢起來,諸將不親他的也都服從他的指揮。
自古以來,守江必守淮。這是自南**以來,就形成的規(guī)矩。長漢數(shù)千里防線防不勝防。要說東晉得已偏安東南,其實桓溫的功勞絕對不小?;笢刈杂篮驮觐I(lǐng)安西將軍、南蠻校尉,荊州刺史以來,就主動承擔(dān)了荊襄一帶的防御,至于徐揚,則是郗鑒之子郗愔鎮(zhèn)守??梢哉f是東晉郗氏和桓氏兩大軍閥保住了東晉的江山。
郗氏自郗鑒死后,就開始沒落了,郗超之父郗愔無法領(lǐng)導(dǎo)郗鑒輔國軍。郗氏的輔國軍主體還是兗、青、徐各州流民組成的,在郗鑒時期,他們還有相當?shù)膽?zhàn)斗力,可是在郗鑒死后的時間內(nèi),卻迅速腐化,早已不堪一戰(zhàn)。郗超雖然善謀卻無斷,不沒有人主之象。事實證明,輔國軍早已不堪大用。
如果不是因為陰差陽錯,讓東晉朝廷多了這十萬軍隊,此時恐怕東晉已經(jīng)陷入了無兵可用的窘迫局面。
司馬晞穩(wěn)定了新軍軍心,可是他卻沒有等來石越的魏軍、原本在不知爆破攻城之法的時候,石越對于那些難以攻克的城池,都是采取圍而不打,繞城而過,快速穿插的戰(zhàn)術(shù)。反正那些早已腐化的輔國軍將領(lǐng)沒有膽子出城作戰(zhàn)。
雖然如此,這仍是一個隱患。石越?jīng)Q定定點清除征南軍后面的城池,先是彭城(徐州),后是下邳接連被石越用坑道爆破的方式攻城城池,后來那些守將也不準備守,直接獻城投降。
弘始元年三月二十四日,石越的征南軍在肅清后方所有釘子之后,終于抵達了淮安。
石越不動則已,一動卻傾盡全力。石越共動用步兵共十三個半營六萬七千余軍隊,其中還有五萬余民夫,對外號稱“二十萬”大軍抵達淮安。
千人盈城,萬人盈野,雖然石越所部沒有二十萬軍隊,卻有著近十二萬的人數(shù)。十二萬人將淮安圍得水泄不通。望著城遠放眼之處都是黑壓壓的人頭,都是準備拼命的氣勢,心中竟然也生出幾分恐懼來。司馬晞也有點沒底了。司馬晞是東晉皇室中最知兵的一個王爺,然而這個王爺卻從來沒有打過仗,遇到這么大的陣勢,他未戰(zhàn)先怯了三分。
他甚至暗暗的道“淮安就是我司馬道叔的埋骨之地了!”
石越并沒有直接攻城,用坑道爆破城墻的辦法縱然可以攻擊所有的城池,只是對于淮安卻有點不適用了?;窗渤侵皇且粋€中型級別的城池,城內(nèi)百姓還不滿十萬人,這么一座城池,十萬余兵馬,肯定無法全部放進城內(nèi)。
司馬晞為了增加淮安的城防,就在城外像擺梅花陣一樣安札了大小四十八個兵寨,有這些兵寨的存在,石越別說挖坑道炸城了,就連射程最遠的八牛弩,也夠不著城墻的邊。無奈之下,石越命人向淮安城射了一封箭書,箭書的內(nèi)容無非就是勸降。
司馬晞作為晉朝皇室王爺?shù)谝淮晤I(lǐng)作戰(zhàn),他可以戰(zhàn)死,絕對不能投降,否則對東晉的士氣打擊就太大了。
司馬晞并沒有撕掉勸降箭書,而是直接回了一封信,司馬晞可以死但絕對不會降。
石越也不含糊,收到司馬晞的信,笑道:“司馬晞不愿意降,這個娘們遍地的晉國,終于看到了一個爺們。諸位將軍,你們的機會來了,擒獲一個王爺,功勞可不算小??!”
十數(shù)萬人馬的調(diào)動,不比數(shù)千上萬人,這其中的工作量非常大。征南軍**快速進行著紙上推演。然后根據(jù)計算,把各種物資,向各個部隊調(diào)動。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淮安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蕭樂子,作為司馬聃的心腹,手持尚書寶劍,抵達淮安。蕭樂子刻意掩藏行蹤,僅僅帶了四個隨從,要不是趁著魏軍并沒有完成合圍,他不一定能成功進入淮安城。
蕭樂子與司馬晞見面以后,蕭樂子代表司馬聃,就算司馬晞是王爺鎮(zhèn)軍大將軍,同樣要向蕭樂子行禮作揖。可是傳達完司馬聃的圣旨,蕭樂子又向司馬晞施禮。這個時候這才長輯對拜,相互問候。
然后,司馬晞向蕭樂子這個新晉參軍介紹軍情。
“根據(jù)斥候偵察,魏國征南軍幾乎全部出動,石越所部麾下共計近三十個營頭的步兵,其中還有兩萬余騎兵,加上民壯,總數(shù)在十二萬左右。征南軍的主力部隊分為三部分,既青州方面軍,兗州方面軍和豫州方面軍,其中以青州方面軍最為精銳,這些青州軍是當初冉明任膠東國王時,組建的軍隊,裝備好,訓(xùn)練有素,而且作戰(zhàn)經(jīng)驗非常豐富。豫州軍雖然比不上青州軍精銳,倒也不算弱旅,也就兗州軍相對弱點。兗州軍戰(zhàn)斗經(jīng)驗少,所以戰(zhàn)斗力有限。”
蕭樂子問道:“魏國何時會發(fā)起進攻?”
“這個晞倒說不準!”司馬晞道:“魏國這一次來者不善,石越用兵表面上好弄險,事實并非如此,他更喜歡拿小部隊當誘餌,看他的樣子,糧道護得最為保全,如果想依靠糧道上做文章,恐怕難有勝算!”
這并不是一個好消息,石越長途跋涉而來。部隊多少有些疲憊?,F(xiàn)在開戰(zhàn)對晉軍還有利些,魏軍準備的時間越長,發(fā)起進攻的時候沖擊力就越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證明魏軍的糧餉非常充足,可以從容不迫地進行戰(zhàn)前準備,而不是急著開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