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基本上都是收路稅和城稅以及坐稅。
對城池里固定的商鋪,那就是收取坐稅,每個月繳納一次。這個賦稅,是固定的,不是你賣多少東西,繳納多少。
而是不管你賣多少東西,賣的多還是賣得少,都要按時繳納。
然后對行商,也就是各種商隊和小商販以及販賣初級農(nóng)產(chǎn)品的老百姓,則是收取路稅和城稅。
路稅,便是官府會在路上設(shè)卡。
每過一道關(guān)卡,就要繳納一次賦稅。有的是三十稅一,有的是三十五稅一不等。
這些光卡,基本是在各個州府,或者兩省交界處。
收取的商稅,有的直接歸州府或者省里,有的則是繳納到朝廷。
然后就是城稅了。
也就是外地的商隊和城郊的老百姓,想要進城販賣商品,再或者購買商品消費,都需要在進城時,繳納一筆城稅,也叫進城費!
在繳納了進城費后,尋常老百姓可以進城消費,這外地商隊和拿著農(nóng)產(chǎn)品的老百姓,也可以進城販賣商品!
因此林逸晨對這十文錢的進城費,倒是沒什么意見。
畢竟大奉各個城池,進城費基本上都在一文到三十文之間。
比如長安城,比如洛陽城,再比如姑蘇城,這種大城市,進城費高一些,有時候要二十文,有時候碰到旺季,甚至要三十文。
而尋常的小縣城,有的只要一文,有的三五文。
泉城畢竟是齊魯首府,所以要十文銀子的進城費,這的確不多。
這證明當?shù)氐牡胤焦?,并沒有太過貪污。
因為這進城費,是地方官非常容易做手腳,非常方便貪污的一筆錢。
畢竟地方官只要命令巡檢司的人,每個人進城費收二十文錢。然后歸庫時,只登記十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