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總,我不是貧困生,但我也想簽這份協(xié)議,可以嗎?
我不需要免交學費,但是有助學金當然好,這樣也能減輕我家里的負擔。
從你們公司的介紹上來講,你們是為國辦的愛國企業(yè),我覺得能加入其中,與有榮焉。
我學習本來就是為了祖國,如果能為祖國強大貢獻一點力量,我自是義不容辭。
希望夏總你們也能給我一個機會?!?
說話的是一個新生,聽說學院有這樣的機會,主動在簽合同的當天,趕到會議室現場。
當天簽合同的夏總,是夏小澤。
夏顏和紀遠在雪球基金會中,一直甘居幕后,把夏小澤推到臺前,但凡需要出頭露面的事情,都讓他去。
夏小澤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難題”,不過,他頭腦反應很快,笑道:
“這位同學,我感覺到和你的同頻共震,你愿意簽合同的話,我們舉雙手歡迎。
不過,由于今天簽訂合同的對象是貧困生,如果你要簽的話,合同條件會有所不同,容我們把合同訂好,過后再聯(lián)系你如何?”
“好,我十分期待?!?
這名男生不卑不亢,看得出來,是個有想法、有智慧、還能付諸行動的優(yōu)秀青年。
有些人聰明是聰明,想是會想,但不敢行動,這名男生的執(zhí)行力,讓夏小澤十分欣賞,于是詢問了他的姓名、班級。
原來,這名男生叫余大華,是今年信息學院的新生。
剛入學,他就聽說了貧困生資助就業(yè)協(xié)議的事。
這件事在學院內掀起軒然大波,同學們議論紛紛,各種看法都有。
有些不是貧困生的同學,聽到條件如此優(yōu)厚,亦是躍躍欲試,但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付諸行動。
只有余大華聽說了這件事后,就打定主意,要去和雪球基金會負責人面談,希望他們也能資助自己求學的費用。
他是三線小城市普通平民家庭,父親是環(huán)衛(wèi)工人,母親在家做些手工補貼家用。
這樣的家庭,算不上貧困戶,但也絕談不上富裕。
現在上大學,雖然學費不高,但要加上生活費各種,對于普通家庭來說,也是十分辛苦才能撐起孩子的四年求學。
因此,如果能簽訂這樣的就業(yè)協(xié)議,對于余大華這樣的平民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夏小澤使了個緩兵之計,回去后就和夏顏、紀遠說起了這件事。
二人對視一眼,不由莞爾一笑,夏顏道:
“這是好事,說不定像余同學這樣的情況很多。
有些學生,按家庭條件評不上貧困生,但是其實現在生活水準也不高,家里如果平平淡淡還好,一旦遇上生病、上學這樣大的支出,馬上就會讓家庭陷入困難。
但出于面子,也不至于去向外人宣揚自己是貧困戶。
但實質上,這種家庭就是貧困戶。
京大的學生,都是人中龍鳳,能招攬幾個是幾個,他們愿意主動來簽就業(yè)扶助協(xié)議是好事?!?
現在上大學,是百分三的錄取率,重點高中,一個班也不會超過十個人錄取上大學。
不像后世擴招后,重點中學的重點班,幾乎是百分百上大學。
因此,現在能上大學的,都是人才,別說是從全國高考生中躋身而出的京大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