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王離京的同時還順便將長公主送回了錦州,這母子二人雙雙離京讓不少警惕著他們的人松了一口氣。
太子重回朝堂以后大肆活動,將這段時間出盡了風頭的五皇子擁黨一連處理了好幾個,一時間忙壞了大理寺,自皇帝病倒之后大獄就沒空置過幾天,如今更是熱鬧非凡,等待處置的犯人多的幾乎裝不下。
僅僅幾天,朝堂上還站著的熟面孔就少了很多。
如今五皇子尚且還沒回京,有皇后和常家撐著,太子尚能作威作福,等周復禮回來之后開始反擊了,這朝堂上不知道又要少多少人。
*
國子監(jiān)。
成為助教之后寧衿便是大周記載入冊的正式女官之一了,且因為大周七品以上的京官都要參加早朝,而女學助教因為職位比較特殊,也需要參知政事,她每日得跟隨秦祭酒一同上朝。
盡管只是末尾的位置,連發(fā)的權(quán)利都沒有,可站在大殿之上后,蒙蔽了許久的耳和心像是一下子通透了,許多從前她得不到的消息突然全都清晰明了,光是站在這里,就是接觸到了真正的權(quán)力中心,更高一層次的認知和想法如潮水一般涌入,第一天上完朝然后去國子監(jiān)當值最后才回府的寧衿當天夜里差點失眠。
已經(jīng)知道的消息和新接觸的信息讓她思緒紛亂,拿了張紙出來之后亂七八糟寫了一大堆,到后半夜在燈下呆坐了許久,最后還是丟入燭火中全燒成了灰。
經(jīng)過最初幾天的混亂與激動之后,寧衿重新冷靜下來,一邊在朝堂上繼續(xù)扮演小透明,一邊不動聲色將有用的消息全都記入心里。
她的另外兩個平級同僚也是太學的助教,全都是秦祭酒一手提拔上來的,其中一個是寒門出身,名為劉明義,同樣是國子監(jiān)的優(yōu)秀結(jié)業(yè)生,參加了科舉后入仕,年僅二十二歲,寧衿平日喚他一聲劉師兄,另一個則叫白子坤,是當今京兆伊的次嫡子。
白家家主是個老狐貍,自太子和五皇子開始打擂臺之后一直沒有什么動靜,是為數(shù)不多的中立派之一,一直在默默觀望,這白子坤也是白家硬塞進來混經(jīng)驗的,能力過得去,但并不真的上心,據(jù)秦祭酒說,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調(diào)任了——太子解禁之后,跟京兆伊同吃了好幾次酒,而白大人的態(tài)度似乎也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