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奏陛下,臣有奏?!?
朱由檢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
這位禮部尚書,在軍國大事上,向來很少說話,今兒個這是怎么了?
來宗道從椅子上站起身,對朱由檢拱手道:“臣敢問陛下,大明日后對蒙古是何方略?”
朱由檢的眼神一凜,瞬間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略一沉吟,他這才說道:“之前的時候,大明內憂外患不斷,朕也沒和諸卿說過對蒙古的看法?!?
“正好今兒個來卿問起來了,那朕就和諸位叨咕叨咕?!?
“對蒙古的方略,朕的意思是,要將其分而治之,然后徹底的納入大明的治下?!?
“短時間內,大明會依靠經濟、文化手段,控制蒙古。”
“長遠來看,大明會不斷在草原筑城,派駐官員,對草原施行管理?!?
他這番話一處,所有人都是震驚不已。
大明從李立國到現(xiàn)在,就從未徹底的解決過草原的問題。
甚至名義上的北元,直到崇禎元年才徹底的覆滅。
如今陛下竟讓想將草原,徹底的拿入治下,這是不是有些太過異想天開了?
或許是看出了眾人的不解,朱由檢整了一番自己的想法,繼續(xù)道:“咱們先說說這所謂的分而治之?!?
“陛下說的,可是如今在蒙古推行的牧場劃分政策?”
孫承宗聽完朱由檢話,如有所思的問了一句。
后者輕輕點頭道:“不錯,所謂的分而治之,就是將大部落分成小部落,然后將他們的牧場確定下來,各部互不統(tǒng)屬,不得越界?!?
他的話音剛落,郭允厚又站了起來,拱手道:“陛下,對蒙古的經濟控制,是不是就是通過控制各類草原需要的物資,來限制蒙古諸部?”
朱由檢看了對方一眼,開口道:“郭部堂說的不錯,但還不夠?!?
“如今大明境內的工坊,猶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尤其是紡織工坊,更是遍地開花?!?
“內廷的紡織機工坊,訂單已經排到了兩年后。”
“而隨著紡織工坊的興盛,對羊毛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草原上的牧民們,日后只需要大規(guī)模的養(yǎng)羊,就可以得到豐厚的回報,大明完全可以通過這一點,掌控草原的經濟發(fā)展?!?
“另外一方面……”
用了近一個時辰的時間,朱由檢才算是將自己的謀劃說了個大概。
當然,后世滿清用的減丁和聯(lián)姻政策,朱由檢并沒說出來。
建奴是因為自己人口稀少,不得不和蒙古人聯(lián)姻來壓制漢人。
同時,他們又擔心蒙古人做大,所以又喪心病狂的,通過黃教來削弱蒙古人口。
致使蒙古人口從明末的九百多萬,銳減到清末的三百多萬。
就這,后世還有無數(shù)的蒙古人,自覺和滿清關系很近。
朱由檢對此只有一句評價:“sb!”
相比人口稀少的建奴,大明就沒有這個問題。
龐大的人口基數(shù)在那里,只要控制了蒙古的經濟,讓他們在經濟上不得不依賴大明,就可以短時間內控制整個蒙古。
等火器發(fā)展起來后,蒙古對中原也就徹底沒有了威脅。
到那時候,大明就可以在蒙古筑城,提高城鎮(zhèn)率,用中原文化去同化蒙古。
等說完自己對蒙古的打算后,來宗道這才繼續(xù)道:“陛下,如果大明是打算將蒙古納入治下的話,那臣也贊同李侍郎的題奏。”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