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胡大娘就挨胡老頭說了,說她整天在外面挑事。人家里正開的小賣部,她插什么話?
到時候把人得罪了,明年開春耕種的時候,里正不分給們好良種怎么辦?
“那紅薯可是能夠畝產(chǎn)三四千斤的好東西,隨便一畝也夠我們家吃好久了,你別傻了吧唧的……”
胡大娘憋屈:“人家說能產(chǎn)三四千斤,就一定能產(chǎn)?這一聽就是假的,怕不是吹牛的?!?
“你懂什么?那個養(yǎng)黑白花牛的童老伯,知道吧?他們村就種過,三四個月就收了。他們專門用了一畝地試,就是有三千多斤,還是種得晚了,就這樣都能收那么多。”
胡大娘震驚:“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村里老阮家、老刑家不是跟里正去看了嗎?人家在里頭親眼看到的,收到的紅薯有這么大……”胡老頭比劃了一下,“就我倆,隨便三四個就能吃一頓了?!?
“那也是大的,要小的,也要六七個。”
“六七個也是一棵的量,一顆就能吃一頓,你覺得一畝地能種多少棵?有的一棵還長十多個地?!?
……
越說越興奮,兩人期盼來年。
胡大娘一直知道她女兒嫁到鎮(zhèn)上后,沒有她想象中的過得那么好,否則不會幾年不回來。
她去過一次,特地帶了一大堆鄉(xiāng)下的土特地產(chǎn),結果進門就被婆家給嫌棄了。
還沒機會跟她女兒說話,因為她女兒忙著掃地、喂雞,干得不好了,還會被婆婆指著鼻子罵。
是的,就是當著她的面,指著她女兒的鼻子罵。
當時胡大娘就心酸了,想要替女兒出頭,卻被女兒給拉住了。
女兒搖頭,懇求著她。
事后她才知道,女兒的意思是,她就算現(xiàn)在替女兒出頭了,回頭吃虧的被教訓的還是她女兒。
胡大娘十分難過,當初嫁進老徐家的時候,老徐家可不是這么說的。說是嫁進來以后,他們肯定把她女兒當親生的疼,絕對不會讓她女兒受委屈。
還拿她女兒跟前面那個比,說也就前面那個不爭氣,是個愛作的,自己難產(chǎn)死了,又留下兩個拖累,要不然他們家也不會想著在鄉(xiāng)下找一個……
他們沒別的要求,對前面生得好,能夠照顧他兒子,孝順就行。若是以后能夠再生個大胖小子,他們全家把她供起來。
呵呵!
當初說得好好的,誰能知道,嫁進去后卻是另外一番模樣?
漸漸入了冬,天氣涼了起來。
胡大娘站在院門口,輕輕嘆息:“也不知道二丫怎樣了?!?
“唉……”胡老頭也嘆氣,“我當初就說了,不應該讓二丫嫁到鎮(zhèn)上去,你不信,非說鎮(zhèn)上好,嫁進去怎么都比村里好,現(xiàn)在知道后悔了吧?你啊,就是不到黃河不死心……”
“我就那么一個女兒,我盼著她好不行嗎?”胡大娘紅了眼眶,有些不服氣。
她是想女兒嫁得好,就算進去了會吃些苦頭,但多年媳婦熬成婆,哪個年輕時不是這樣過來的?
等她女兒生了兒子,婆婆年紀大了,女兒能當家做主了就好了,只是沒想到……
只是沒想到老徐家這么不是東西。
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了動靜,似乎是一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