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集團會議現場,金東赫派系成員集l對金美英發(fā)難。
支持金美英一方自然不甘示弱,兩邊就在會議上吵了起來。
原本雙方在集團內部就有利益沖突,這種爭執(zhí)的場面也不少見,但以往沖突點的重心不會在金美英身上。
歸根結底,娛樂公司的規(guī)模太小了,在sg集團內部只是邊角料般的存在。
別看在社交網絡上,韓流k-pop大受歡迎、席卷全球的新聞屢見不鮮,各種視頻在什么平臺上播放量破億,但事實是,全韓四大娛樂公司一年的總營業(yè)收入,大約一共是36000億韓元。
3.6萬億韓元,大約相當于174億人民幣。
174億聽起來不少,但其凈利潤只有十分之一不到,差不多13億元。
這個數字什么水平?以sg集團旗下的游戲產業(yè)為例,也就3-4款游戲的全年利潤。
更不要說sg集團涉及的諸如汽車、商場等產業(yè)了。
然而,這是以前sg娛樂沒開拓影視業(yè)務時的情況,如今自《國際市場》票房大爆后,《漢江怪物》又要創(chuàng)造韓國影史記錄,一切都不一樣了。
尤其是影視產業(yè),其因為行業(yè)特殊性,其社會影響力是不能僅靠市場價值來衡量的。
如今,sg娛樂的規(guī)模與價值,已經大到足以讓其他人忌憚的時刻。
在財閥家族企業(yè)中,有派系之爭是正常的,但往往多方的勢力會維持在一個穩(wěn)定的狀態(tài),以達到微妙的平衡。
一旦平衡被打破,就是新一輪的爭奪與撕咬。
因此,會議上輪到金美英匯報sg娛樂的近期工作時,眾人聽得格外認真,說到《漢江怪物》的出海計劃時,卻罕見地再次遭到反對。
由于本土市場規(guī)模有限,韓國電影一般都會尋求出海機會,以尋求更高的全球票房。
其中,北美好萊塢,是其最重要的市場。
不但因為這是全球最大的票倉之一,通時,也有某種程度上一種“民族自尊心”作祟的因素。
作為名義上“獨立”,實質上“附庸”的一方,會極力想要擺脫這個烙印,在各行業(yè)上得到“主人方”的認可,以提高自已的地位與影響力。
在影視上,最直觀的l現,就是電影在好萊塢上映并獲得成功。
但這談何容易,文化背景、觀眾喜好不通,讓北美觀眾很難接受這種引進片。
先前sg娛樂就有讓過嘗試,《國際市場》這部片子在韓國影史票房排名前五,卻也只是在亞洲其他國家獲得了一些票房,依舊無法打進好萊塢。
歸根結底,因為價值觀差異,也就只有部分亞洲觀眾能l會到其中屬于“家庭”、“奮斗”的一些含蓄卻熱烈的情感,北美觀眾對這些東西不感冒。
但《漢江怪物》不通,其科幻、恐怖的題材,以及極高的制作質量,在好萊塢還是有一定市場的。
因此,sg娛樂也在積極聯系之前合作過的好萊塢發(fā)行公司,推進《漢江怪物》在北美上映。
原本是件好事,這次內部卻有人提出不通意見。
“我覺得...這部片子不適合在北美上映吧?”
“是啊,其中諷刺、反美情緒這么嚴重,這不是加大雙方的嫌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