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現(xiàn)場演唱的一首《my
heart
will
go
on》,直接將“艾美獎”頒獎典禮變成了他自已的演唱會。
現(xiàn)場近4000名觀眾全部起立,獻上經久不息的掌聲。
直播間,網友們的彈幕早已一片沸騰。
“‘艾美獎’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中場表演!”
“太震撼了,教科書級別的舞臺!”
“第一次對視聽盛宴這個詞有了具象化的感受?!?
“什么是國際巨星?。抗奉^.jpg
”
“歌曲、臺風、唱功,全部都完美的一場表演?!?
“要是誰在這種舞臺上為我唱這么一首歌,我給他生三胎都愿意!”
“樓上的姐妹讓讓,我愿意生5個...”
一場精彩絕倫的表演,仿佛給今晚的頒獎典禮賦予了某種特別的意義,接下來每個獎項揭曉的時侯,連空氣似乎都變得更加躁動了些許。
連續(xù)幾個獎項后,來到了今晚最重要的獎項之一——“最佳劇情類編劇獎”。
“艾美獎”是電視屆的奧斯卡,如果要在其中選擇一個含金量最高的獎項的話,“最佳劇情類編劇獎”必定榜上有名。
劇本是一劇之本——這是影視行業(yè)的金科玉律,一部劇集成功與否,其劇本的質量是決定性因素,表演、導演、視覺效果等都建立在劇本這個藍圖之上。
而“艾美獎”通行評選的機制,意味著這是編劇們評選出的最佳編劇作品,是來自最懂行、也是最苛刻的通行的認可。
與觀眾評選類獎項不通,這種“內行認可”的含金量是其他任何評價都無法比擬的意味著對一名編劇在思想深度、敘事智慧和藝術野心的最高肯定。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沒有任何水分的獎項,意味著對一名編劇在思想深度、敘事智慧和藝術野心的最高肯定。
“‘最佳劇情類編劇’被提名的作品有——《波利亞家族》,文·森特!”
“《廣告商》,拜爾·德文!”
“《哥譚怪誕》,喬里斯·哈里!”
“......以及,《權力的游戲》,葉知秋!”
現(xiàn)場每報出一部提名作品與編劇名稱,大屏幕便會將畫面切換到坐在臺下編劇的位置。
當葉知秋的臉出現(xiàn)在屏幕上時,現(xiàn)場響起巨大的歡呼聲,直播間網友也是一陣刷屏。
“來了!”
“今晚最具含金量的獎項!”
“最有含金量的不是‘最佳劇情類劇集’嗎?”
“并列吧,‘最佳劇集’是發(fā)行公司、導演、演員等共通努力的成果,代表團隊牛逼;但‘最佳編劇’可以說是純粹的個人主義了,代表編劇一個人牛逼!”
“從收視成績來看,《權力的游戲》比其他幾部都要好,有很大希望!但這個獎項不是以收視率作為絕對標準的,也不一定...”
“其他幾位,都是好萊塢盛名已久的知名編劇啊,代表作挺多的?!?
“代表作方面,葉知秋一點也不吃虧,只不過他很多作品在國外沒什么人知道而已?!?
“其實還有一個不利的點,這個獎項是內部評選,葉知秋好像沒有加入好萊塢的編劇協(xié)會,有可能會因為這個影響得票數(shù)...”